18世纪的炮兵情景模型,情景中有6人,其实还有两名弹药手没有展现。
前膛炮通常使用实心弹、开花弹、霰弹或榴霰弹等几种炮弹。实心弹通常采用跳弹*伤敌人,用法是炮手利用“打水漂”的原理,让球形实心炮弹在平地上弹跳,高速横扫敌方的密集步兵纵列,*伤效果取决于炮弹的反弹、碾压和撞击效果。
很多人以为后膛炮是一种比前膛炮先进的火炮,其实这是误解,在15世纪到16世纪,几乎所有欧洲的*火炮都是后膛装填的,与现代后膛炮不同,400年前的后膛炮使用楔子炮尾组件来封闭炮膛,或者使用子弹药发射筒,也就是中国人熟悉的弗朗基炮,但由于技术原因的限制,火药气体的外泄问题难以解决。于是,欧洲火炮将炮尾完全封闭,铸造为一体,前装滑膛炮才得以流行,并迅速统治了16世纪到19世纪的三百年战场。
前膛炮和后膛炮最明显的区别是看炮尾结构。前膛炮的炮尾相当简单,炮身铸造为一体,没有开口,为了提高炮管强度,炮身和炮尾设有数道加强箍,炮尾有铸造成型的尾纽或钩环,用于缠绕绳索。炮尾的的尾纽或钩环是前膛炮的主要特征。
前膛炮也可使用机械击发。为了提高点火效率,也为了雨雪天等恶劣天气的作战,在19世纪末,英国发明了燧发式击发机,用于前膛炮的发射。燧发式击发机也属于前膛炮火门发射的形式,只能用于火炮炮尾的上部,不能用于炮尾中间。这种击发机覆盖于前膛炮火门位置,原理与燧发火枪相同,使用机簧打击燧石发火的形式引燃发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