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和人工合成最大不同点在于:骨粉等需要调配才能移植术区,珊瑚骨颗粒可直接经特制器械植入到术区。骨粉植入后并不会被吸收,会一直在术区内残存;珊瑚骨植入后在术区迅速建立正常的血液循环,孔孔相通,利于营养传递和纤维血管组织的互通有无,逐渐引导新生骨逐渐长入,珊瑚骨材料则会被进行性吸收降解。
关于珊瑚骨吸收降解速率及新骨形成
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 首先, 源于骨髓的肉芽组织连同新生血管侵入珊瑚骨腔隙内, 珊瑚内部相互连通的孔隙有利于血管长入整个植入物内;
- 珊瑚界面的破骨细胞导致珊瑚的逐渐降解吸收, 同时, 成骨细胞的沉积形成编织骨不断填充空白区域;
- 新生的编织骨通过Haversain 氏改建过程转化为成熟的密质骨。并理论上推测随着珊瑚的逐步降解和新骨的逐渐长入, 所植珊瑚石最终能够被宿主骨完全替代。
(以上内容来源文献)
【1】 . Guillemin G, Meunier A, Dallant P, et al .Comparison of coral re-sorption and bone appostion with two natural corals of different porosities .J Biomed Mater Res, 1989,23( 7) :765 .
【2】. O hgushi H, Okumura M , Yoshikawa T, et al .Bone formation pro- cess in porous calcium carbonate and hydroxyapatite.J Biomed M ater Res, 1992, 26( 7) :885 .
根据众多学者的无数实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了大概的吸收速率以及新骨长成的时间,珊瑚骨移植术后一周开始与自身组织相融合,两周是既有新骨向珊瑚孔内长入,珊瑚骨被进行性吸收,这时异物感较假体植入会减轻许多,3-6个月时,珊瑚骨逐渐被吸收,新骨长入,这时有条件的朋友就可以去拍CT片:移植术区显示多为新长入的自体骨组织,未吸收珊瑚骨与临界骨质无明显界线。
但这个吸收速率只是个大概方向,具体还会与移植部位、移植量、珊瑚骨内部孔隙率(珊瑚骨颗粒型号不同)等密切相关:例如鼻基底位置众所周知说话吃法活动高发区域,吸收率稍稍加快,所以所需珊瑚骨量也比较多,否则降解过快,骨增量效果没达到,需二次稍作补填(在不影响效果的大前提下,不能填充过度变成凸嘴猴子)。
其余影响因素尚未明确,我们也在观望。
珊瑚骨可填充部位
我之前鼻基底文章就说过了,材料的选择,最核心的宗旨就是:根据原本此位置的组织特性来选择。因此,珊瑚骨可用于提升增量面部轮廓及五官中靠骨性支撑起的任一部位:额头、眉弓、鼻梁、鼻基底下颏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