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也称“古语”,有的地方叫做“老古”,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及客观自然规律的谚语,是祖辈们经过几代人生产生活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华夏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谚语虽然没有正式的以书面形式流传于世面,但其影响之深远,却是任何一种正式的书面文本所不能比拟的.......
一般来说,谚语可分为两大类:
如——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地想着说,没理地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等等........
其实生活谚语,也就是做人的道理,教你怎么处人与事.......
由于现在抖音上90%都在教授处世经,做人术......在这里也就一笔带过,不在强调了,如果朋友们有兴趣了解的话,下个抖音APP足矣。
二,自然谚语如——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卖钱
一般桃子种下去要三年才会开花结果有收益,而杏子则要四年、梨树则更长需要五年.......与它们相比,枣树无疑是生长周期最短的,往往当年就会有收益.......
淹不死的白菜,冻不死的葱
这个更好理解:意思就是说白菜是不怕水淹的,即使下大雨或者发大水将菜园子给淹没了,等水退走后,别的菜被淹死了,白菜却能活下来........至于大葱,天气越冷,长得便越好.......
少浇萝卜,多浇蔬菜
水浇多了只长叶子,不长果实,萝卜要的是萝卜,不是萝卜荫.......而蔬菜要的才是蔬菜,不是蔬菜根......故要少浇萝卜,多浇蔬菜.......
等等........
说白了自然谚语,乃是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自然规律.......也是我在这篇文章中要着重描述的.......
为什么要着重描述自然谚语?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谚语都如上面的那般通俗易懂.........比如我们村的老人常挂在嘴边的:
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碰不得——
我可是找了许多资料,问了很多人才最终弄了个七不离八的........
先看:七月蜂
七月份的蜜蜂有什么特别的?
请注意,老人们所说的的七月蜂可不是七月的蜜蜂,而是马蜂,又叫“胡蜂”,就是在某棵大树垭上用一坨篱笆筑巢的那玩意,捅了马蜂窝说的便正是这货........七月份是马蜂的活跃期,它们的攻击*很强,一般只要靠近它们的巢穴,便就会招致一票“马蜂军队”的强势攻击,小时候,我就是因为不小心“碰”了它们的丑陋“豪宅”而被蛰成了猪头,整整一个月后,才慢慢的恢复过来........
因此,七月蜂,七月蜂......七月的马蜂的确是碰不得的.......
再看:八月蛇
八月份的蛇有什么特别的?
经过了六七两个月的食物汲取,八月份的蛇可说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做,专门欺负人的货.......
无毒蛇精力旺盛的要到处找“人”干仗,毒蛇的毒液已储备到了临界点,急需找人来“泄下压”.........
由此看来,无论是无毒蛇,还是有毒蛇在八月份都是极其活跃,极具攻击性的.......因此,夏天,特别是八月份最好不要穿着拖鞋晃着两条大腿脖子到处乱跑,特别是草丛中,阴暗的墙角下........指不定正有某条精力旺盛而又无处发泄的“斯乃克”在等着你呢.......
最后:九月黄鳝
九月份的黄鳝有什么特别的?
乍看一下,是不是感觉懵了.......黄鳝不就是长鱼吗.......
长鱼面、干煸长鱼、长鱼丝炒洋葱片........等等,难得的人间美味啊.......怎么会碰不得呢?
因为:九月份的黄鳝正处于交配,繁殖期高峰期,成年公长鱼们为了向母长鱼展示其“优秀”的基因,都会变得极具攻击性.......而母长鱼护崽心切,也会比平常凶猛的多.......
有人说:黄鳝没有牙,就是凶猛,有攻击性又会怎样,大不了被它咬一口呗,反正又不碍事........
如果你这样认为就错了.......
因为黄鳝有牙齿,且还是一排很锋利的细牙齿,只不过它们很小,又被一层皮包着不易被发现而已........小时候,我就被长鱼咬过食指,要命的是这货咬便咬了,还不肯松口,最后是我父亲将其切断了后,才将我那可怜的食指拯救出来的.......
总结:其实类似“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碰不得”的谚语还有很多,都是祖辈们经过几代人生产生活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华夏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