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论十大关系》讲话的发表,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从国内背景看,1956年上半年,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逐步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但是,如何实现这个转移?如何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这是当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进行了近三年半,总体上很成功。但是,由于我们当时没有管理全国经济工作的经验,在许多方面照搬苏联,因而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矛盾,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当时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从国际背景看,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尖锐批评斯大林错误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极大震动,许多国家共产党围绕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乘机掀起了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浪潮。苏联共产党内部矛盾公开化的同时也暴露了过去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如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很不平衡;苏联把农民挖得很苦,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总之,国际国内的情况都要求我们党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避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