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出问题︰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服务质量问题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用数据说明,并确定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
2.分析原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尽可能将这些因素都罗列出来。
3.确定主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4.制定措施: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其效果。
5.执行计划:按既定的措施计划进行实施,也就是d-执行阶段。
6.检查效果:根据措施计划的要求,检查、验证实际执行的结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就是c-检查阶段。
7.纳入标准: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纳入有关标准、规程、制度之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
8.遗留问题:根据检查的结果,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分析因质量改进造成的新问题,把它们转到下一次PDCA循环的第一步。
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 P—Plan(计划)步骤:
(1)分析质量现状,找出问题。
(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
(3)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和原因。
(4)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
D—Do(实施)步骤:贯彻和执行改进措施。
C—Check(检查)
步骤: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处理)步骤:
(1)巩固成果,即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形成标准。
(2)对遗留问题,提交到下一个循环解决。PDCA循环的特点有三个:
1.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2.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3.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