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后人给了西楚霸王项羽很高的评价,但是刘邦的胜利也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首先,项羽刚愎自用,非常自负。以至于他不能重用人才,如名震后世的大将军韩信、彭越,都是由项羽投奔刘邦的。而刘邦与项羽相比,显然更会用人。如:张良、萧何、樊哙、韩信、彭越等,都是刘邦很倚重的人才。
其次,项羽有妇人之仁。其实,在鸿门宴中项羽是有很大机会*死刘邦的。但是项羽却听信了刘邦的花言巧语,不听范增的忠告,最终放走了自己最大的敌人。而刘邦却没有这样的情况,楚汉之争的时候,项羽抓走了刘邦的父亲,并说要煮了他,刘邦竟然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从这点来看,项羽确实不如刘邦。
再有就是项羽十分暴虐,他曾经坑*俘虏,放火烧掉阿房宫。
总的说来,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上,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三国时代的东吴被灭也从侧面说明当天下大定只剩江东的时候,江东是无法抵挡的。按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的话讲“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