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些人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做任何事情都要完美才罢休。
但过于追求完美会适得其反,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做一个PPT,上司明天就得要,本来已经达到了要求。但为了能够在明天的展示上大放异彩,得到上级的褒奖,他改了又改。
在原本简洁明了的内容上又加了许多修饰组件,使PPT看起来美轮美奂。
由于不断地修改,他很晚才睡,因此第二天的展示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再加上主管喜欢简洁明了的PPT,对他的修饰无感,因此他的行为真是“画蛇添足”。
又比如,小明在准备考研,在看书过程中,他为了“吃透”一本教材,选择了做框架图,希望在大脑中构建知识结构。
本来做框架只用做大概,只需要建立一个大体的框架便于回忆就行了,但是他追求完美,力图使框架能够包含所有的内容。
除此之外,为了使框架图看起来美观,他写字写得很慢,一笔一划,等到他做完了一整本教材的框架图,却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
虽然他花费了很长时间做了一份详细的框架图,但效率显然比不上“快速浏览 随时批注”。
这就是完美主义者的缺点,虽然关注细节、追求完美使他们看起来光鲜亮丽,但经常会得到不理想的结果。
人们不禁思考,为什么过于追求完美会导致效率低下?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大量研究表明,动机能够促进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成就。
研究表明,动机与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高动机者比低动机者倾向于有更好的成就作为。因此,那些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人往往能够取得较高的成就,获得更多的机会。
但动机与行为结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
有些人关注细节、追求完美,即动机水平较高,但行为的结果却不理想,有时候会适得其反,遭受批评与打击。
这是因为动机只是影响行为效率的众多因素之一,除动机之外,专业知识、智力水平、工作策略和方法等都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关研究进一步表明,动机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加强努力程度、集中注意力和对工作的立即准备等去间接地增强与促进工作效率。
耶基斯和多德森(Yerkes&Dodson,1908)的研究表明,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曲线关系:
以达到最佳工作效率的动机强度为最佳动机水平,在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当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工作效率则不断下降。
例如,完美主义者为了能够出彩地完成某一项任务,通常全力以赴,这时他的动机强度已然超过了最佳水平,因此他的工作效率反而会下降。
此外,工作效率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的难易不同而变化。对于简单的工作任务,最佳动机水平为较高的动机强度;随着工作任务的难度增大,最佳动机水平逐渐下降。
最后,动机的最佳水平也受平时练习的影响,如果某项工作任务曾受到过良好的训练,则动机最佳水平的范围就会较大。
我们已经了解了“过于关注细节、追求完美而导致做事拖延、效率低”的心理机制,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不好的结果发生呢?
首先,我们应该时刻让自己处于最佳的动机水平,因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一条“倒U”型曲线,只有处于波峰,我们才能最大化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其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我们的工作任务比较简单,那么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机水平,即尽量关注细节、追求完美,力求能够漂亮地完成任务。
如果我们的工作任务比较困难,我们就不应该过分追求完美,不能过分追求好的结果,而应该放平心态,降低自己的动机水平,即按部就班地去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技能的熟练度。
因为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只有当我们对于某个工作任务特别熟练与擅长之后,我们才能拥有大范围的最佳动机水平。
简言之,只要我们足够厉害,那么不管我们是粗枝大叶还是关注细节、是随遇而安还是追求完美,我们都能够实现最高的工作效率。
如果有人因为过于关注细节、追求完美而导致做事拖延、效率低,那么不妨多关注一下你的动机水平,它可以帮助你既完美又高效地完成任务。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