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信天翁,军舰鸟也是杰出的飞行家,它们可以在热带海面的温暖上升气流中飞行一周而不用接触地面或水面。
除了高超的飞行技术外,军舰鸟和信天翁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食物都来自海洋;它们的繁殖率都很低;在所有鸟类中,幼鸟的成熟期最长。还有,它们都很长寿。军舰鸟的寿命大概是几十年,而信天翁则是鸟类中的“寿星”——不仅寿命长达六七十年,而且在50多岁时还能保持良好的生殖能力。
信天翁生活在寒带海域,军舰鸟则生活在热带海域,两者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却具有如此众多的相似点,人们自然会以为它们有很近的演化关系。然而,基因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这两个物种来源于演化树上的两个不同的分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者有如此众多的相似点呢?
研究发现,尽管彼此之间的基因联系不大,可是类似的食物压力却让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走到了一起。两者的哺育行为与大多数鸟类不同:通常在10-12岁(对于其他鸟类来说,可谓高龄了)之前不会择偶;雌鸟只产一个卵,并花时间将幼鸟养到会飞或者能够独立觅食。通常,信天翁会照料幼鸟9个月以上,军舰鸟则会达到12个月,这也是所有鸟类的最高记录。
众所周知,鸟类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生活模式影响很大。宽广洋面和相对散在的食物分布,使得信天翁不得不采取长时间、远距离的觅食活动。相对于生活在寒带的信天翁,生活在热带的军舰鸟的觅食环境更为艰难。由于热带洋面上厚厚的温水层限制了养分的流动,在这种缺乏养分的上层水面,鱼类比寒带海域少得多。
生活在热带海域的军舰鸟都是典型的具有叉状尾和角型翅膀的大型黑羽鸟。它们的“翅载”,即体重与翅膀面积的比率,是所有鸟类中最低。绝无仅有的外型和高超的飞行技能使军舰鸟能够在空中飞行数天而不着陆,它们的唯一着陆点就是它们的哺育地。
军舰鸟不着陆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显示它们高超的飞行技能,而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信天翁拥有一双大而有蹼的脚,能够给它足够从海面起飞的力量,而军舰鸟的脚无蹼,尾腺体不发达,羽毛也没有防水的功能。可以想象,一旦军舰鸟在海面上着陆,不能提供足够的起飞力量的脚和打湿的羽毛很难让它重回天空。因此,在整个觅食过程中,军舰鸟日夜兼程,所有事情都是在空中完成。它们的两个半脑轮流休息,一侧半脑工作另一侧半脑保持睡眠状态。除了军舰鸟,只有雨燕能做到这一点。
害怕入水的军舰鸟的主要猎物是跳出海面的飞鱼。军舰鸟还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强盗”,凭借较大的体型和灵活的飞行技能,它们在空中袭击刚刚从海里捕到了鱼虾的海鸥、海燕和鸬鹚等海鸟。有时军舰鸟还会利用海豚和金枪鱼等食鱼海生动物。当后者费力追逐鱼群的时候,一些鱼儿为了躲避水下*手,慌不择路地跳出水面,不想却落入了早已虎视眈眈的军舰鸟的口中。
大军舰鸟觅食行程耗时5-6天,可以飞到距离哺育地几百千米处,甚至飞到600千米外。平均飞行速度为每小时9-12千米,与在疾风中飞行的信天翁相比,慢了许多。这是由于两者的借力方式不同造成的:军舰鸟凭借热带洋面上的上升气流调整翅膀的形状和角度,像登旋梯一样,先螺旋形上升,然后转为平缓的滑翔,直至达到又一个上升气流,再重新攀升。最后,它们甚至可以到达3000米的高空(这可是海鸟的最高记录);而信天翁则是直接借助寒带洋面低压产生的大风。
食物的散在分布,尤其是稀少的食物范围与洋面的宽广,可能是信天翁和军舰鸟具有相似性的主要原因。大自然的就是这样神奇,让两个带有不同来源基因的不同群*汇到一点,形成高度接近的觅食策略:飞得高,滑得远,借助自然之力降低能量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