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天安门城楼始建于明朝,在明朝永乐年间,它最初的名字叫做“承天门”,长有66米,宽有37米,高度达到34.7米,公元1417年,建在京城的中轴线上,正门只有皇帝才可以通过。公元1651年,清朝顺治年间,被更名为“天安门”,从此一直在使用这个名字。
今天,天安门的形象仍然如此高大,影响如此深远,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最初的设计者是谁?
设计天安门的人是明初的大建筑师蒯祥。他生于洪武末年,出身于工匠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木工善于设计和建筑寺庙厅堂。
蒯祥家学渊源,深受父亲的影响,年纪轻轻就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尤其精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制图。正巧这时成祖为了兴建新的都域,在全国征集能工巧匠到北京效力。
蒯祥就在应召之列,跟随着成祖来到了北京,成为数十万建筑大军中的一名工匠。在工作过程中蒯祥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虽然年纪还不到二十岁,但是因为手艺出众,而且设计制图信手拈来,不知不觉的就已成为伙伴中的领导者。
这种情况很快被反映到当时主持北京城建设的工部官员宋礼那里,宋礼马上召见了这位年青的工匠经过深谈,宋礼从心里称赞这个年青人头脑灵活,极富创造力,觉得他可堪重任。
于是他交给了蒯祥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设计皇城的正门。蒯祥自己也知道,这正是可以让自己一展才能的大好机会,他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拿出了一整套的建筑结构设计图和周密的施工方案。
宋礼看后很高兴马上命人把设计方案送给成祖过目。朱棣看过设计图后也觉的十分满意,马上拍板决定采用这个方案,并且命令立即开始动工。
对于蒯祥这个没有见过面的设计者,皇帝也封了一个工部的官职给他,让他在新都建设中多出些力。
其实北京城的建设在成祖继位之初就已经陆陆续续的在进行中了,可是直到永乐十五年,因为大运河修缮完毕投入使用,北京城的建设才进入施工高潮阶段。到永乐十八年城市宫殿的建设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天安门的修建也是在四五年的时间里完成的。
天安门最早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命名方法取名“承天之门”。直到清朝初年对其进行大模维修时才改名为“天安之门”,后来就简称为“天安门”了,并且被一直沿用至今。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皇城,也就是今天紫禁城对外的第一扇大门。
它是一座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最初的建筑结构只是一层的,下面是用砖砌成的高大城台,城台上则是九开间的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整个都是木制的,靠一根大梁支持着整个建筑物。
城台前还立有华表和石狮,美丽的金水河从城楼前横亘而过,上面建了五座精巧华丽的汉白玉石桥,与城台的五扇大门一一相对。
宏伟和华丽相结合,沉稳与精致并行,它是一个完美的矛盾结合体,正好体现了皇家“九五至尊”的高不可攀和神秘气质。
后来,这座原本被.称为“承天之门”的城楼在明英宗在位时被雷击烧毁了,几年之后,蒯祥再次受命重修城楼。
这一次,他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又改进设计方案,把原来一层式宫殿建筑改为两层,更加突显了它恢宏雄伟的皇家气派。
此后,天安门又屡次经过翻修,不过基本上都沿用了原来的设计结构。
近代以来,人们给天安门周围修建了红色的高大围墙,改进了一些细微的装饰图来,但仍然保持了天安门的原始风貌,最大的一次改变恐怕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重修工程中把建筑高度稍稍提高了不到一米。
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天安门绝大部分仍然保留了明初的建筑样式它就像是一位饱经了六百年风霜的老人,依旧沉稳静默的屹立在那里,注视着它脚下川流不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