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秦始皇,日本人为啥佩服秦始皇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21 03:48:30

此次巡展的展品:铠甲武士俑 秦朝 秦始皇陵博物馆藏(左)彩色步兵俑 西汉 咸阳博物馆藏(右)图片提供: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遗产京都展宣传事务局”

中国古人迷信认为,陶俑会吸走人的灵魂,通常小巧且没有明显五官特征的陶俑才是主流。这更突显出了秦兵马俑的独特与神奇。对于秦兵马俑的制作之谜,后人总是怀着无限的好奇和遐想。

在逼真的秦兵马俑背后,是曾经参与统一天下战争的士兵们,是历史的当事人。鹤间和幸充满诗意地感慨道:“他们以怎样的心情允许匠人制作与自己相似的陶俑,并将陶俑陪葬在始皇陵侧的呢?是感受到陪伴在伟大君主身侧无限光荣,还是恐惧于死后仍将继续被役使征战的命运?事实上,在咸阳城附近,考古发现了很多军人的小坟墓,也许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他们眼中的秦始皇。”两千年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只能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去还原历史中的秦始皇。

日本人眼中的秦始皇,日本人为啥佩服秦始皇(5)

日本人眼中的秦始皇,日本人为啥佩服秦始皇(6)

《丽姬传》《皓镧传》等以战国末年为背景的古装偶像剧,在被引进日本时,剧名翻译都会或多或少与秦始皇有所联系。

秦始皇殁后百余年,《史记》成书。从《史记》开始,直到今日,人们一直基于考古发现的事实,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各种形式不断探究秦始皇的形象。《大秦赋》的创作与热播便是最新的实践之一。

“这部电视剧是从正面角度去描写秦始皇的。我看过很多描写秦始皇的中国电影、电视剧。他有时是面对行刺也会惊恐不已的凡人,有时是朝堂上强势的君主。”鹤间和幸分析道,“这些反差很大的形象其实是过去两千年人们对秦始皇评价的缩影。漫画、电视剧、电影等各种文艺作品,或描绘秦始皇作为君主的一面,或描绘他作为凡人的一面,其实反映出的都是当下社会的认知情况。近来我感到日本和中国都开始更加关注秦始皇作为人的一面。”

在乱世中生存的每个人

而这也正是漫画《王者天下》受欢迎的原因所在。作者描绘的不是秦始皇和他的大将军李信征讨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业,而是聚焦他们凡人的一面。漫画描绘了少年嬴政和少年李信如何在乱世中一步步成长。在残酷战争中流离失所失去亲人的普通少年,从最开始的求生存到逐步崭露头角,登上历史舞台。主人公波澜万丈的经历,往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日本人眼中的秦始皇,日本人为啥佩服秦始皇(7)

根据漫画《王者天下》改编的动画

为什么在当今时代,战国末年和秦王朝引起了中日两国社会的兴趣?历史人物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为何开始受到更多关注?首先当然有奋斗带来成功引起的共鸣。鹤间和幸认为:“战国末期到汉初这段历史时期是一个个人自由发展、阶级快速流动的时代,没有固化的贵贱身份之别。李斯作为一个下级官吏,可以凭借才学获得秦始皇的赏识,成为秦朝的丞相。刘邦可以从一介平民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时代的相似性。虽然战国七雄间的“连横合纵”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但在当前百年大变局下各国间的博弈,一如那个格局瞬息万变、波谲云诡的战国时代。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不仅希望从历史人物的奋斗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憧憬个人的成功,也期待着从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寻找到解决当下问题的答案。

“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戏剧。”鹤间和幸评价道,“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人们从战争、饥荒、灾害等无数磨难中勇敢坚韧地探索出了一条生路,诞生出了超越时代的智慧。今人通过漫画、展览、影视作品等各种方式,回首两千年前的乱世,既是追思他们的人生经历,更是为了鉴古知今,从中汲取生存生活的智慧。”

文:王朝阳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