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自己的《夺心术》中说道:"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面对党羽众多,个个实力不凡的长孙无忌集团,他决定为了自己的上升做出行动。他认为帮助李治确立武则天为皇后一定可以使自己有所获利。
在夜晚中向李治上门陈述完自己的意见之后,李治大喜,将李义府官复原职。李义府在皇后废立一事上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利益,使得其他中间级别的官员看到了自己可以火速提拔的机会。于是越来越多的中级普通官员在皇后废立这件事情上亮明自己的态度。
悲惨结局,令人唏嘘长孙无忌是三朝元老,先后侍奉过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位皇帝,每位皇帝都对他有着极其良好的评价,李世民驾崩之后,就是在长孙无忌的指点之下,让悲痛中的李治立刻赶回长安宣布诏书,使得李治在继承人的斗争中轻松胜出。
可以说没有长孙无忌的支持,李治当初很难登基,李治的皇位得益于长孙无忌在关键时刻突出的政治手段。他在朝廷中拥有强大的根基。
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决定废后,在最后时刻,他召集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帮大臣询问他们的意见,长孙无忌明白今时不同往日,含糊其辞没有明确表达观点。这使得武则天对长孙无忌怀恨在心。
那些在废除皇后之前已经亮明态度的官员们,在武则天登上皇后之位之后,明白如果不乘胜追击,继续打击铲除长孙无忌,不仅目前获得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持,在长孙无忌反击之后甚至会荡然一空。
许敬宗向李治上书称长孙无忌与李巢勾结造反,拿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来劝说李治,最终李治下诏宣布削除长孙无忌的官职与封地,命令许敬宗审理此案,拒绝与长孙无忌对质。
长孙无忌被流放到黔州,许敬宗继续派出手下袁公瑜前往黔州进一步审判此案,原本的审判需要一系列的程序,但是袁公瑜在来到黔州之后,直接对长孙无忌进行恐吓威逼,逼迫长孙无忌自尽。
长孙无忌的失势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死亡,朝廷为他订立的是谋反的罪名,这样一个年高德劭的老臣的谋反案牵扯了不小的人数,李治和武则天将之前和长孙无忌来往甚密、交情甚深的人,或者为长孙无忌的集团党羽说理求情的人都纳入此案当中,极大地打击了唐朝建国以来关陇贵族在朝廷中的势力。
总结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在政治界,一代新人换旧人的事情也在不断地发生,长孙无忌作为唐朝的开国功臣,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历史责任。
当新的皇帝即位后,整个唐朝的政治环境与氛围都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再加上政治强手武则天的逐渐崛起,长孙无忌作为传统李唐王朝的守旧派正在竭力阻止武则天对权力的染指,二人自然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场矛盾斗争最终以长孙无忌的失败告终,并为唐朝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新唐书·李义府传》
《夺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