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解体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政治、文化、经济等等都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同东欧一样,变革后各加盟国均不同程度地发展,有人对苏联的解体喜闻乐见,有人怀念苏联的强大。本篇仅以经济数据来一窥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国的部分情况。
一、苏联经济
苏联解体的原因固然许多,但可以根据其信仰的理论可解释其中的道理。首先物质决定意识,即由经济情况所体现,人们的社会思想等活动均需依托于经济条件,苏联经济是一个集国有资本、集体农业、工业制造业和行政规划于一身的系统,特点是国家的全权控制、自给自足、公有化制度,苏联的经济历史可大概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段在我国教科书多有体现,大概的情况就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经济体制,为苏联赢得二战奠定物质条件,随着二战的结束其弊端显现。第二阶段为1950-1970年,这一时期赫鲁晓夫上台,虽然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不切实际的情况,但不能否认在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确实有了较大的发展,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将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工业生产权力下放至加盟国等,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善了苏联的经济情况,就以工资为例,苏联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第三阶段则为停滞阶段,赫鲁晓夫的下台仅仅以其改革的失误来解释则过于笼统,其实真正导致其下台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其企图打破领导终身制,触犯利益集团的利益,于是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的上台也使得苏联的发展进入另一个阶段。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对东欧国家产生连锁反应,捷克斯洛伐克也进行相应的自由化改革,加速了该国对苏联的离心力,特别是布拉格之春中,勃列日涅夫以军事镇压的强硬态度回应,并使得苏联视自由化为"洪水猛兽",为此勃列日涅夫虽然继承了赫鲁晓夫一些改革,但总体上仍为计划经济,官僚机构的臃肿使得苏联经济发展缓慢,同时受70年代国际滞胀时代的冲击,以及高额军费和入侵阿富汗受到国际制裁的影响,八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基本处于停滞不前。其理论还表明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穷则思变,在苏联经济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新上台的*戈尔巴乔夫进行激进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改革的"阵痛"冲击着该国,首先是政治改革使其失去利益集团的支持,混乱的政治局势也使得经济改革难以改变该国积重难返的经济局面,而民族主义势力的抬头更加速该国走向分裂,因此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1970年-1989年苏联人均GDP发展趋势
二、分手之后
经过一系列"折腾"之后,苏联终于在1991年圣诞节后解体,关于苏联解体的具体过程一宿是讲不完的,同时也"不合时宜",总而言之,苏联最终分裂成15个国家,本段将展现这15国在解体后的大概情况。
(一)继承衣钵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虽未具有如苏联、美国等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被国际承认是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或许可将其看为"苏联2.0"。政治上苏联的旧式体制已经终结,但取而代之的西方议会政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成"俄罗斯特色"的民主制度,俄罗斯宪法体现的为双首长制(总统 总理),实际实践中为俄罗斯总统权力不断扩大,大概经历为1993年的宪政危机使俄罗斯由总统制代替议会制,2008年经过修宪使得总统任期由4年延长到6年,后来普京被问及未来会否考虑继续参选总统,普京笑着说:“你在说傻话⋯⋯什么,你以为我要做100年吗?”,为此普京通过实际行动在2020年经过修宪将总统任期限制在两届,当然为了"俄罗斯的稳定",不辞辛劳的普京将其修宪前的任期"归零",以更好地"服务"俄国。
经济上俄罗斯在90年代可以说是一片混乱,为了改变苏联时期的经济窘境,叶利钦试图通过激进的"休克治疗法",以期在短时间内通过将经济体制私有化来改变困局,这种改革措施的大概操作为人为的压低需求以达到供求平衡,在历史上拉美的智利等国确实通过这种办法摆脱危机,但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外界的支持,叶利钦天真地以为西方国家会允许这一庞大帝国的起死回生,在他从宪政危机中夺过权力并开始私有化改革后,西方承诺的贷款却没有下来,同时地下经济的投机倒把和地方政府对改革的阳奉阴违,加速了俄罗斯经济的崩溃,卢布从解体前的年1卢布换1美元,跌至1美元兑30,000卢布。
俄罗斯黑手党
休克疗法没有拯救俄罗斯的经济,反倒富了一批寡头,寡头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力量玩弄俄国政治,但可以肯定的是休克疗法确实使俄罗斯经济走向市场化的道路,至于90年代俄罗斯经济混乱的局面是否均为休克疗法造成的,还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也存在问题,俄罗斯的外汇输入70%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天然资源出口。变革的"阵痛"必须需要一个强人来结束这种混乱,于是普京上台了,普京上台后开始打击经济寡头的洗钱贪污和受贿干预媒体和政治等等,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也使俄国新政府稳住了阵脚,同时凭借着较高的石油价格和疲软的卢布,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再度复苏,平均每年增长6%,在普京主政下俄罗斯贫困人口减少了约3000万人。
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使得其开始寻求恢复从前的大国地位,而西方与俄国的历史也让双方的矛盾不断上升,2014年俄罗斯的邻国乌克兰爆发亲欧与亲俄势力的混乱冲突,俄国趁机发起克里米亚事件,致使俄国与西方的国际关系降到冰点,国际社会开始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沙特的石油战更使得依赖能源的俄罗斯雪上加霜,俄罗斯经济于2015年出现负增长,虽然在2016年俄罗斯经济恢复增长,但增长乏力,俄罗斯的失业率和通胀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在2020年的名义人均GDP中俄罗斯第一次低于中国。总的来说,俄罗斯的经济状况确实获得了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