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爱新觉罗·奕訢本是道光皇帝最喜爱的儿子。然而,因为其父亲希望能够遵循礼教,于是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拥立了四皇子为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至此以后,奕訢失去了成为皇帝的唯一机会,而他也只能是永远的恭亲王。
奕訢虽然贵为恭亲王,但他的官场之路一直不太顺畅。首先,每位夺嫡失败的王爷,总会受到当朝皇帝的排挤和提防。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出现一些谋反的举动,造成朝堂动荡,不利于统治。像朱棣就是从燕王一路谋反,成为永乐帝。
所以,在咸丰即位后,奕訢虽然贵为王爷,但一直被排除在核心领导层外。尤其是咸丰驾崩前,亲自选定的八位辅政大臣的名单中,也没有奕訢的名字。正是这样的奕訢,在之后参与了一场政变,推翻八位辅政大臣,让自己成为权力的中心。
然而,在他成为总理衙门首席大臣、领班军机大臣、议政王后,却没有进一步推翻慈禧,让自己称帝,这是为什么呢?
辛酉政变同盟奕訢从成为恭亲王的那一刻起,他就深刻地明白,想要重新回到权力的中心,光靠他一个人是杯水车薪的。于是,在咸丰帝驾崩后,他看到了一丝机会。而这个给他机会的人,则是慈禧太后。
在慈禧太后的教唆下,同样拥有巨大权力的慈安太后,决定和慈禧一起从八位辅政大臣手中夺取权力。然而,单凭两个女流之辈,还无法撼动八位辅政大臣,并且在铲除辅政大臣之后也没有嫡系的可靠之人作为仪仗。于是,慈禧想到了同样对权力渴望的恭亲王,三人一同对八位辅政大臣下手了。
在辛酉政变中,八位辅政大臣无一例外地遭到打压,手中的权力也受到限制。而慈禧和慈安太后,成为清朝权力的实际掌控人,恭亲王奕訢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开始代为掌控朝政。然而,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体系,实际上内部也各怀鬼胎。
奕訢推不翻的慈禧在辛酉政变同盟中,慈禧的野心是最大的。虽然,她像是幕后的实际控制人,但其实慈禧一直是受到慈安太后的制约。所以,她才会联合恭亲王奕訢,一同结成联盟,就是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跨越慈安太后的梯子。
在这个脆弱的联盟里,奕訢利用慈禧,给自己收获了无数的权利;慈禧则利用奕訢变相架空了慈安太后;慈安太后则利用两人,摆脱了八位辅政大臣的掣肘,成为清朝真正的掌权者。
可以说,奕訢的权利实际上是慈禧和慈安太后共同赋予他的,所以,如果他轻易地推翻了慈禧太后,很可能导致权力的丢失。同时,也将打破辛酉政变同盟的制约,将导致慈安太后一家独大的局面。为了不打破这种现状,奕訢也不会轻易除掉慈禧。
同时,奕訢其实在朝廷的官员里始终不得人心,朝廷中的大多数官员选择投靠在慈禧和慈安太后门下。对于奕訢来说,还无法实现这种说一不二的影响力,这时候贸然发动政变,失败的概率也将大大提升。
在最后,慈禧还是利用各种名目,摘掉了奕訢身上议政王头衔。这其实就是慈禧对于奕訢的一种警告,让他明白,谁才是权力的真正控制者。
感谢你的观看,写作不易赞。
【参考文献:《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