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穷人吃的食物,古代穷人都吃哪些食物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2-03 21:48:06

一句话,古代的百姓,最缺的是油、盐之类,再就是粮食。

打开《太平御览》可以看到,当时能收几石粮就是暴发户的感觉:"谷至石数十钱,上下饶羡"。而在文景之治的高光时代,一石谷也就值100钱,约等于240元人民币。这也就是说,遇到丰收年,百姓家一年可以收入十几石粮,也就是一两千块钱的样子。

这样的生活,你还想吃什么美食?不吃谷糠就算不错了。

古代穷人吃的食物,古代穷人都吃哪些食物(5)

如果是灾年,古代的百姓又是如何生存的?

其实,如果真的了解历史,我们可能会发现,真正的盛世也未必是普通百姓的盛世,因为很大一部分的农民依旧是吃不饱,穿不暖。

比如韩国磐先生的《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之一瞥——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读札记之一》,里面有这样的记录:所谓的大唐盛世开天之际,农民的生活仍然很艰难,除了维持日常生计外,农民家庭没有剩余,甚至还要借贷度日以至于*流亡。

看看,这就是唐朝盛世的普通百姓生活,有些地方的百姓可能会吃饱,但有些地方的百姓却是连吃的东西也没有,只能靠着野菜、谷壳度日了。哪怕是到了明、清时期,玉米、土豆、红薯大量上市,但这也仅限于土地良好的地区,像山区之类的地方,如何能吃到这丰收的果实呢?

古代穷人吃的食物,古代穷人都吃哪些食物(6)

另外,普通百姓的食物在古代是朝不保夕的,为什么这样说?靠天吃饭就要看天的脸色,一旦干旱、水涝、蝗灾等灾年出现,家里无存粮,田里无收成,你说百姓们还能吃什么呢?所以,在他们的饭桌上,此时只剩下野菜根、树叶、榆钱甚至是树皮。

通常,富有的商人会在灾荒之年囤粮居奇,从而高价出售。一般,人们会将灾年分为:小饥、中饥、大饥,不同的灾年就会有不同的价格,或者不同的应对方法。小饥荒就是全国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地方受灾,这时粮食价格就会高出平时一倍以上。

而中饥荒之年则是指全国一半地区受灾,那粮价就高到离谱了。这个时候,普通百姓根本不去想买粮解决食物的问题,直接会出外挖草、剥树皮。总之,一切能吃的都会往家里抢。

古代穷人吃的食物,古代穷人都吃哪些食物(7)

至大饥年,也就是举国灾荒的时候,粮食是有市无价的,一旦出现大饥荒,普通百姓都不会呆在家里等死,而是四处逃难。他们一路走过的地方,基本只剩下地皮,最甚的情况,就是吃土。

这就是所谓的观音土,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这样的记录,让百姓为了饱腹将寺庙墙壁的土剥下炒制之后吃下。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吃到肚内无法消化,最终被活活胀死。

而这还是客气的,真正的严重的时候,"人相食"、"易子而食"也不是没出现过。

《明史》中记载:

"(崇祯)六年,陕西、山西大饥荒。淮、扬洊饥,有夫妻雉经于树及投河者。盐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缢于官署。七年,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太原大饥,人相食。九年,南阳大饥,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饥。十年,浙江大饥,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古代穷人吃的食物,古代穷人都吃哪些食物(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