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主食吃什么,古代普通人一般吃什么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2-03 21:10:56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就出现了等级制度,也就划分出了上层的贵族和下层的庶民,两种不同的社会层次也就逐渐衍生出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在饮食方面也是一样有着明显的区别。

古代的庶民阶层主要由农民构成,也包括各类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者,还有失业流民及无业游民等。而贵族阶层包括天子、皇族、王公大臣、富商及地主豪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古代人主食吃什么,古代普通人一般吃什么(1)

赵荣光先生对古代饮食结构的分层

果腹层的主要食物原料来自耕种土地上的生长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谷杂粮,而蔬菜的品种和数量都很少,至于肉食更是少的可怜。因为饲养畜禽要消耗很多的粮食,这些粮食在很多时候是救命之物,而少数饲养畜禽的也是为了完成国家的各种捐税。因此,真正能够供自家吃的肉食,少的可怜,除年节、婚寿等特殊日子外,平时是很难沾荤腥的。

当然,不同地区的人饮食结构也是有区别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渔民可以多食一些水产,而牧民可以多食一些乳酪制品和肉类。但总的来说,果腹层基本是靠天吃饭的。在人多地少、广中薄收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基本陷入"一年丰、一年平、一年灾"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古代人主食吃什么,古代普通人一般吃什么(2)

春秋时期的陶甗

在上图的果腹层中还有两条线,虚线代表果腹线,就是说在这条线附近及以下的人经常被饥饿所胁迫,温饱是他们所渴望的。在果腹线上还有条线,是文化创造线,指的是饮食文化的基本创造者。比如陶制烹饪具和各种饮食器具,煮、蒸等最早最普遍的烹调方法,锄、犁、镰等生产工具和臼、磨、碾等加工工具,均是由底层的文化创造者们逐渐发明创造出来的。

在果腹层之上是小康层,这类主要包括农村的中小型土地拥有者,城市中的小商贩、小业主、普通官吏等成员组成,这个层次里还包括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释道众,也就是出家人。

古代人主食吃什么,古代普通人一般吃什么(3)

上为陶釜,下为陶灶

小康层的构成比较复杂,属于从底层到上层的过渡阶层,而小康层与果腹层共同构成了庶民阶级,这是古代社会中人数最多的阶级,他们的饮食文化也是古代百姓最真实,最朴素的饮食文化。庶民的饮食文化,一般都是由家中女性成员主持,所谓"锅台转"或"烧饭的"正是这种家庭分工的历史写照。

庶民的食物结构,是一个民族食物原料的基本种类和主要食物品种,再加上制作方法和工具就构成了食物文化的物质基础。

"五谷"最早见于先秦典籍,一般是泛指多种粮食的总称,通常包括黍、栗、稷、麦、稻、菽、梁等作物,另外还有"九谷""百谷"等说法。

古代人主食吃什么,古代普通人一般吃什么(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