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令妃六个孩子活下来几个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03 18:39:11

来源:豆瓣 杜九帧 *有客人来

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令妃六个孩子活下来几个(1)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视剧《后宫如懿传》里的如懿,历史原型为乾隆皇帝的继后辉发那拉。

1、家世背景

继后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1718年3月11日),她比丈夫乾隆皇帝小7岁,比孝贤皇后小6岁,比淑嘉、纯惠两位皇贵妃小5岁,就算是剧中一直称她为“姐姐”的愉妃历史上也比她大4岁,潜邸众人中当属那拉氏年纪最小。

她的名字已不可考,但不太可能是“如懿”,因为在内务府档案里,乾隆身边有个小太监叫“如意”。也不太可能是“淑慎”,因继后几次册文都提到她“持躬淑慎”。乾隆四十一年,书生严譄上疏为继后鸣冤,称“纳皇后”云云,乾隆勃然大怒:“ 严譄乃微贱莠民,何由知宫闱之事?且何由知有纳拉氏之姓? ”皇后的姓民间尚且不能知晓,更何况名?“淑慎”二字既在册文中出现,那么,基本上不可能会是继后的闺名。同理,“娴”字即为继后封号,也不大可能出现在继后名字里。

继后姓辉发那拉,清史稿记载的乌拉那拉为误。她本籍镶蓝旗人,是辉发国主的后代,但到她这一代已经没落,父兄在仕宦上并不算亮眼。其父讷尔布终身只有世袭的正四品佐领一职,哥哥讷礼承袭父亲的职位,也只是佐领。“继皇后的家世,如果单从品级来看,并不太起眼,其祖父担任过副都统,伯父则担任过护军参领,虽然算得上是高级官僚,但是跟尚书、都统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虽是没落世家,但那拉家学应该不错,继皇后的侄子讷苏肯写得一手好汉字。继皇后的四十岁生日礼物里,出现了慎郡王山水画册,可见那拉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在穿戴档里,乾隆几次让皇后为他做贴身衣物,可见继后做得一手好女红。在雍正十二年的选秀里那拉能在秀女之中脱颖而出,被指婚给当时已经近于公开的太子宝亲王,也可以佐证那拉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令妃六个孩子活下来几个(2)

讷苏肯(那拉侄子)、张锡銮等三人书札

2、嫁入王府

目前,那拉氏嫁入宝亲王府的时间已经被考证了出来,是在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八。已知高氏被封为侧福晋是雍正十二年三月,也就是说超拔高氏在前,迎娶那拉氏在后。那拉氏成婚后仅九个月,雍正驾崩,宝亲王弘历登基。登基后一个月,乾隆便诏封那拉氏为娴妃。“娴”在《说文》里解释是“雅也”,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娴”也多用于形容美人。曹植的《静思赋》里就曾写道,“夫何美女之娴妖,红颜晔而流光。”

而据内务府《鸿称通用》记载,“娴”字满文释义为“elehun”,意为恬然的、安和的。在册封她为娴妃的册文里,乾隆也提到,“尔庶妃那拉氏、持躬淑慎。赋性安和。早着令仪”,此时那拉氏虚岁仅18岁,也许是这个年轻姑娘安静柔美的气质给妻妾众多的乾隆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赐予了“娴”这个封号。

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令妃六个孩子活下来几个(3)

3、为妃为后

此后那拉氏在宫中度过了十年的娴妃生涯,这中间乾隆的潜邸旧人们都频有生育,而年轻的娴妃则一直无出。但从乾隆初年的宫廷档案来看,乾隆对娴妃还是很优渥的。乾隆七年正月,皇帝赏赐西瓜灯的名单上,娴妃的名号仅次于皇后,列于后宫第二位。此时贵妃高氏还在世。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贵妃高氏病笃,乾隆下旨诏封贵妃高氏为皇贵妃,娴妃、纯妃为贵妃,愉嫔为愉妃,魏贵人为令嫔。两天后,高氏病故,谥慧贤皇贵妃。二月,乾隆给新晋的娴贵妃、纯贵妃提高了仪仗标准。

《清高宗实录》:

乾隆十年。乙丑。正月。

○乙未。谕、朕奉皇太后懿旨。贵妃诞生望族。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温恭素著。著晋封皇贵妃。以彰淑德。娴妃、纯妃、愉嫔、魏贵人。奉侍宫闱。慎勤婉顺。娴妃、纯妃、俱著晋封贵妃。愉嫔、著晋封为妃。魏贵人、著晋封为嫔。以昭恩眷。钦此。特行传谕。该部将应行典礼。察例具奏。

二月

○甲寅。○谕、嗣后皇贵妃、贵妃仪仗内。红缎曲柄伞。著改用金黄色。妃、嫔仪仗内。著添用红缎曲柄伞一柄。

娴妃能超越一众有子的潜邸旧人晋封贵妃,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荣耀,因为清代妃嫔晋封,大多是看资历、看子嗣,且乾隆以前,没有双贵妃并封的例子。与娴妃一起晋封的纯妃是两个皇子的生母,册封时已经第三次*,资历深厚。潜邸中进门最晚、也无子女的娴妃,在这十年间和乾隆皇帝的感情应该是在逐渐升温的。除去初封的高氏,乾隆帝所有贵妃中,那拉是最年轻的一位。

曾有谣言说,娴贵妃册封时被皇帝免去了命妇行礼,事实上命妇行礼是庆贺礼的一环,只有册立皇后才有庆贺礼。如果是单独册封妃嫔,即便是董鄂妃、孝懿皇后之流的宠妃,也没有命妇行礼。妃嫔如要受礼必须与册封皇后同时举行。乾隆二年册立皇后并册封贵妃、两妃、一嫔,参照雍正元年之例(见《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有立后,因此贵妃也能搭上立后庆贺礼的东风顺带受礼。到乾隆十年册封娴贵妃、纯贵妃等人时,因为没有同期册立皇后,就没有举行庆贺礼,自然也就没有贵妃受礼这个环节。

乾隆十四年册封那拉氏为皇贵妃时出现了新问题。这次没有册立皇后,但这位皇贵妃是公开的准皇后,所以礼部奏请举行庆贺礼,这一点乾隆同意了(这个庆贺礼最后合并到恭上皇太后徽号次日举行)。因为皇贵妃册封礼比照着立后典礼来(也有颁诏、进笺、加徽、庆贺),于是礼部又奏请在庆贺礼中让新晋的嘉贵妃也接受公主王妃命妇的行礼,乾隆却没有同意,原因是“皇贵妃及嘉贵妃同日受封,而公主王妃命妇行礼略无分别,则于仪制亦未允协”。

但事实上,崇德元年、雍正元年、乾隆二年的册封礼都是皇后贵妃同日受封、同日受礼,并未见仪制不妥。为了拉开皇贵妃和嘉贵妃的差距,让皇贵妃单独受礼,乾隆硬生生憋出了个理由,“初封即系贵妃者,公主王妃命妇自应加敬行礼,若由妃晋封者,仪节较当酌减,此一定之差等”。并将这一说法载入了会典。但它其实只是个当期有效的“则例”而已:在这以前,凡是受了礼的高位妃嫔,全都是因为搭了册立皇后庆贺礼的顺风车,和初封晋封没有关系。

4、允正中宫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孝贤皇后在东巡途中病逝。四个月后,乾隆宣布准皇后人选为娴贵妃那拉氏。但其实在这四个月中,继皇后花落谁家早已有迹可循。

三月十一,孝贤皇后崩逝于德州

三月十七,上还宫

三月二十二,养心殿西耳房装修挪至东耳房,乾隆还特意嘱咐挪装修要等到去圆明园之后。此时距离皇后崩逝还不到半个月。

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令妃六个孩子活下来几个(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