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承制度
每个政治实体,其*的贤与不肖都非常关键,古人常说“遇明君而兴,遇常君而守,遇昏君而弱,遇暴君而亡”。因此对于一国之君的选择,都是十分慎重而严肃的,君位传承原则都符合那个时代的生产力要求。
历史上君位传承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禅位制;其二、兄死弟承制;其三、嫡长子继承制;其四、遗嘱指定制。三皇五帝时代,通常采用禅位制;夏商两代则采用兄死弟承制,周朝开始普遍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战国时代,诸国战事频繁,采用立贤不立嫡的方式也常见,通常由先君死前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
秦献公
君位传承制度里面,兄死弟承制、嫡长子继承制、遗嘱指定制三种方式都属于王室内部的传承,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各自的优点暂时不谈,它他缺点主要集中在三点:其一、王族传位内战;其二、外戚传权;其三、权臣柄政。
兄死弟承制、嫡长子继承制两种方式都容易产生王族内斗,目的就是争夺君位。兄死弟承制的核心是王族内的强势人物继承君位,因此就容易发现王族内部争斗。嫡长子继承制的核心是嫡长子,因此就容易出现后宫争斗,进而出现外戚专权。
秦人原本是商朝贵族,因此有兄死弟承制的传统;秦人接受周王室册封而立国,进而也接受了周文化,因此嫡长子继承制在秦国也流行。秦国前期生存压力大,因此采用兄死弟承制传承;后来秦国称霸西戎了,为了与中原诸侯文化接轨,也改为嫡长子继承制。秦国历史上很少出现王族内乱,但并不是说没有。
秦献公父子三
秦灵公死后,秦灵公的儿子嬴师熹年幼,掌权的叔父嬴悼子夺位为君,史称秦简公,嬴师熹则被流放到了河西之地。秦简公当了16年国君死了,传位给儿子秦惠公;秦惠公当了13年国君死了,传位给儿子秦出子。秦出子年幼无知,国政由秦出子的母亲把持,这引起了秦国贵族的不满。流浪魏国多年的嬴师熹长大成人了,左庶长嬴改秘密发动政变,迎嬴师熹归国为君,将秦出子母子沉入渭河淹死。嬴师熹就是威名赫赫的秦献公。
《秦本纪》灵公卒,子献公不得立,立灵公季父悼子,是为简公....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秦河西地。
秦灵公至秦献公,经历了灵公、简公、惠公、出子四代,虽然内部争斗基本没有损伤,但是这数十年间魏国崛起,秦国河西之地尽失,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已有亡国灭族之危。秦孝公在《求贤令》中写道: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由此可见王族传承不好,对国家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秦献公在位24年,推行新政,力攻魏国,小范围内恢复了秦国的国际地位,还收复了部分河西失地。
秦武王洛阳举鼎暴毙,由于秦武王没有亲儿子,因此秦国内部爆发了夺位之争,史称季君之乱。秦惠文后、秦武王后皆魏人,她们拥立公子壮为君;秦芈八子、秦将军魏冉,他们兄妹二人是楚人,拥立芈八子的儿子为君。后来赵武灵王强势介入秦国内乱,拥立芈八子的儿子嬴稷为秦君。这场内乱持续三年,秦王族元气大伤。
秦宣太后家族
嬴稷为秦君,史称秦昭襄王,国政由芈八子把持,芈八子史称宣太后。宣太后执掌秦国大政四十余年,魏冉、白起皆是她一手提拔并重用的。范雎入秦后,秦昭襄王才驱逐楚国勋贵,亲掌大权;白起之死,跟他是宣太后的人不无关系!
《秦本纪》昭襄王元年,严君疾为相。甘茂出之魏。二年,彗星见。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
秦王政13岁为秦王,国政由太后赵姬、仲父吕不韦主持,这期间秦国上层权力斗争可谓龌蹉不断,如果不是秦王政天纵英才,他想亲政也是不可能的。秦王政八年,长安君成蟜叛乱,意图夺位自立,理由是秦王政不是秦庄襄王亲子。秦王政九年,嫪毐叛乱,意图*王自立,被秦王政击灭。秦王政十年,嬴政罢免吕不韦丞相之职,开始正式亲政。
二、秦始皇不立后
后,在古代是荣誉名号,跟“王”一样是至主无上的称号。夏朝的国主皆以“后”贯之,商朝的国主以“帝”贯之,周朝的国主则以“王”贯之。周朝开始,国君称王,国母称后,王后是一国之母,拥有许多 的权力。
国王一般只有一个王后,王后之下则有许多的嫔妃,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皆归王后管理。王后生的子女为嫡子,嫔妃生的子女则为庶子,名义上王后是所有王子、公主的母亲,称为嫡母。周公旦制定的礼义规定,只有正妻的儿子拥有继承权,庶出子无继承权,国王的正妻就是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