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22年6月3日直播讲座的文字节选。有删减。
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举行了一场很奇怪的选举:现场共有17个省的代表,以17票全票通过,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参议院,是革命党人的组织,怎么会在这一天,全票通过,选举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做“临时大总统”呢?
说起来,其实是一把辛酸泪。
答案是:因为,实在没钱了,实在是没办法了,革命战争打不下去了,必须让步了。
其实早在1911年12月底,临时参议院就选过一回“临时大总统”,当时也还是17个省代表,以16票高票通过,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然而,革命党很快就走入了一个很严重的困境,这个困境就是:没有钱打仗,发不出军饷,对内,面临革命军哗变的风险,对外,面临清政府不知从哪个渠道突然拿到外援的风险。
所以,革命党为了尽快消弭当时面临的内外风险,决定做出让步:只要清政府倒台,我们可以接受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
革命党的意思是:我们冒着生命危险,闹革命,主要就是为了推翻清政府,恢复汉人的江山,现在,只要袁世凯能劝清廷退位,那么,我们可以接受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这个结局虽然不完美,但袁世凯他说到底也是汉人,我们可以接受。
“革命”这种事,远观很美丽,但是靠近一看,往往有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南方很多的“民军”云集在南京以及周边,什么叫“民军”呢?其实就是南方各地革命党人临时召集的一些部队,他们主要是一些地主民团、会党武装、陆军中小学师生等等各类,甚至江湖帮派弟兄。
陆军中小学师生还好,他们还懂得革命的道理,只是,那些临时召集的地主民团、会党武装、江湖帮派弟兄,很多在召集的时候,都是革命党人通过口头承诺赏金激励而来的,当时的中国人口80%以上都是文盲,多数人并不懂什么革命道理,对于底层社会的一些勇夫,很多时候就是用钱唤来的。
好,那么现在,人到了,你钱却没到位,这些部队就可能会哗变,古话说“兵者,凶器也”就是这个意思:军队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就是我的力量,处理不好,就会反噬一口。
当时革命军因为没钱给官兵发工资,面临的哗变风险有多高呢?我们来看三则史料:
第一则史料:《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记载:1911年12月11日,辛亥革命期间,英国驻南京领事伟晋颂 (F.E.WiLKinson)向英国外交部汇报:“南京的情况相当平静,但缺乏现银发放军饷,使官员们颇感忧虑。昨天,浙军几乎发生兵变,因为他们没有得到饷银,只是由于答应今天补发欠饷,才使他们平息下来。”
第二则史料:《黄兴集》记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不出军饷,革命军有的军官扬言:“军队乏饷即溃,到那时只好自由行动,莫怪对不住地方云云。”
第三则史料:《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记载:辛亥革命期间,南京城内“到处都有成群结队的*动的士兵,叫嚷发放欠饷。”
你换位思考一下:换了你是当时的革命党高层,管理这么一群手中有枪炮、天天找你讨薪的军队,你是不是如坐针毡?
所以,当时由于南京临时政府没有钱,革命党几乎一致认为:这个仗,真的打不下去了,越拖下去,不确定性越大,所以,急需尽快找个方案解决时局,只求推翻清政府,其他只要不触犯底线,都可以妥协。
当时大江南北媒体的主流的呼声也在呼吁:南北双方各让一步,尽快妥协,尽快恢复秩序,以免国家分崩离析,天下大乱,外国势力趁机而入,策划边疆省份分裂,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媒体和知识分子也广泛认为:收拾时局,非袁世凯不可,为何非他不可?因为他是汉人,当了30年的官僚,而且有军权,有能力,有经验,可以让他当“临时大总统”。
我们有一些网友说,袁世凯身为大清的重臣,不为大清拼死打仗,反而劝说清廷退位,这人不忠诚,不厚道。这个说法是否成立呢?
其实我们理解历史,要结合历史的背景,而且还要换位思考,才能对历史有客观的理解,大清曾经对袁世凯不薄,这是事实,但是,大清也曾经对袁世凯很刻薄:1909年当年袁世凯50岁,为大清服务了30年,突然被摄政王开除了一切公职、直接赶回河南老家,你站在袁世凯的立场上理解一下这事:其实这非常刻薄。袁世凯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慈禧和光绪死了,摄政王掌权了,不喜欢我,说开除我就开除了,这种事突然其来,对人的感情和忠诚度,打击是很大的。
说句实在话:你对我不好,我为何对你好?所以在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在关键时刻“背叛”大清,其实不是很难理解。
再说了,在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其实也面临和南方革命军一样的困境:没钱打仗。那么同样,他也一样面临军队哗变的危险,这不是瞎猜,在辛亥革命期间,北洋新军已经开始出现逃兵。信号对袁世凯来说是清晰的:军心开始不稳了。
而且从袁世凯的视角看:这个时局也是越拖越危险,保不准哪天革命党从哪个外国,突然拉到一笔赞助或者贷款,突然军力大增,到时候,袁世凯可能面临战败和被*全家的危险。
所以,从袁世凯的角度看,他也希望找到一个方案,尽快结束这个危险的时局。
所以,对于袁世凯推动清廷退位这个事,不能用简单的“不忠诚”去理解,因为当时袁世凯如果不那么做,他自己的处境也将会变得很危险,换了我老冯是袁世凯,出于自私的考虑,我也必然是那样做的。
当然了,袁世凯有没有利用时局、上位当总统的野心呢?有的,袁世凯身边有很多智囊,这种小心思,他自然少不了。
那么,这个事从清廷的视角,又是怎么看呢?
其实,清廷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笨,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关内18个省当中,有14个省宣布独立,这14个宣布独立的省份,截留了税收、人力、物力,而且,清政府国库已经没有钱,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清廷都看不到挽救时局的希望,所以,从满清皇族的理智出发:退位,也是理性的。
换句话说,清廷退位,不是被谁哄骗的结果,而是理智分析时局利弊的结果,而且从清廷的立场看:与其让革命党上台,不如让袁世凯上台:袁世凯上台,至少还能保护满清皇室。
所以,我们只要设身处地思考、权衡利弊,就会发现:历史上各方作出的重大决策,其实基本上都是理智的,至少主观上是理智的,且在当时都是有道理的,很少是拍脑袋的结果。
而且有趣的是:当时的各国列强,并不承认南京(革命党的)临时政府,为什么呢?不是说“革命党是先进意识形态的代表”么?
其实在当时,列强是很现实的,他们并不在乎你是否先进,他们在乎的是:你是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你是否能维持一个稳定的中国市场?这些才是洋人最关心的。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说,革命党为什么要列强承认呢?难道列强不承认我就不能建国了吗?
其实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问题:由于历史条约的缘故,大清的关税、盐税,作为抵押品,都控制在列强手里,列强每年要从关税、盐税里,抽完了他们该拿走的钱,剩下的“关余”、“盐余”,才能汇给清政府,这样说虽然可悲,但是即使是“关余”、“盐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革命党成立的民国政府,如果得不到列强的承认,那么指定拿不到这笔“关余”、“盐余”,那么,也就无法解决政府的财政问题。
再者,当时新政府成立,也必须要找列强借钱,如果列强不承认你这个新政府,那么借钱无从谈起,再者,你成立的民国,要融入国际社会,也需要列强的承认,等等,总之,各种原因,在当时的情况下,列强不承认你新政府,你新政府就无法存活很久,所以在辛亥革命期间,列强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不承认,也是革命党最终决定妥协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袁世凯人生中最大的败笔“称帝”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说到袁世凯称帝这事,有一个有趣的历史细节,是被很多人忽视了的,那就是:各省截留中央税款,使中央无法解决财政问题,长期依靠外债,最终导致北洋政府行政艰难。
原来,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并截留了原本押解到北京的税款,这个举动,固然有力地推动了清政府的倒台,然而,世事多有副作用,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各省政府截留了中央税款之后,用习惯了,后来虽然清政府倒台了、北洋政府成立了,但是,地方不愿意再往北京押款了。
人性就是如此有趣: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成立之后,他叫各省把税款押上来,各省不响应,即使响应,也是象征性押解一丁点上来,那么这就导致了一个状况,什么状况呢:北京收不上税了,没钱用,这是大问题。
清廷倒台、民国成立之后,袁世凯发现: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一直都没能解决,不但财政如此,连军权也是如此,袁世凯上台之后,也很快发现:他无法有效控制全国的军队,根子上的问题就是:清廷倒台,随之发生的,是中央权威的涣散。
这就是为什么,袁世凯上台3年,一直无法在全中国有效施政,时间久了,就有人建议他:这样下去不行,还是要强化中央集权,只有强化中央集权,才能把地方的财权、军权、行政权都收回来,只有那样,才能真正有效施政,否则,这个政府就是虚的,政不出都门,你想办什么大事,都办不了。
所以我们从问题的本质上看,袁世凯称帝,本质上就是要收权,反之,地方反对袁世凯称帝,本质上是反对削藩。有的网友说,袁世凯称帝,他搞的是“君主立宪制”,然而,其实很多历史爱好者,还是被文字欺骗了。
要知道,在1915年那会,没有人敢光明正大地打出“君主专制”的口号,所以,袁世凯称帝,所谓搞“君主立宪制”,只是纸面上的东西,实质上,袁世凯是个实权人物,即使国家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实际上袁世凯当上皇帝之后,他仍然会是一个实权皇帝,你要知道旧时代的政客,挂羊头卖狗肉这一招,是玩得很溜的。
那么,这就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袁世凯称帝,为什么他的很多心腹,例如段祺瑞、冯国璋之类的,都不拥护他呢?
有一个老的说法是:因为袁世凯称帝是历史倒退,所以段祺瑞、冯国璋不支持他,这样说可能隔靴搔痒。有一个细节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在总统共和制之下,袁世凯死了,北洋的那些大员,例如段祺瑞、冯国璋等人,是有机会上位的,但是,袁世凯一旦称帝,下一个皇帝就是他的儿子,那么,段祺瑞、冯国璋之类的人物,就永远没有机会上台了,他们之所以不拥护袁世凯,或多或少,应该是有这个因素的。
那么,袁世凯这个人,他到底是怎样崛起的呢?
原来,青年时代的袁世凯,并未立志当什么将军,他从小立志是考科举、当文臣,然而呢,袁世凯考了好多次秀才,都没有考中,那么到了20岁的时候,他放弃了,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
翻译成现代中文,是这个意思:
“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上战场打仗,安内攘外,怎么能够做一个龌龊的书呆子、被毛笔和墨砚所困、荒废大好青春?!”
所以呢,袁世凯决定投笔从戎,因为家里从祖辈开始,就是清军的军官,在军队有人脉,所以,他经家人介绍,到了山东,投靠了清军一个名叫“宋庆”的将军麾下,入伍当兵了。
入伍不久,袁世凯很快就显示出了他高于中下级官兵的能力,所以,袁世凯很快就得到了长官的赏识和栽培。
而事实上,袁世凯真正建功立业,不是在山东,而是在朝鲜。
袁世凯其实是在朝鲜起家的。
袁世凯在朝鲜,成功处理了两次政治危机,一次是1882年的“壬午兵变”,另一次是1884年的“甲申政变”。
那么,朝鲜1882的“壬午兵变”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地讲,就是太上皇和儿媳妇爆发政治冲突。当时朝鲜的太上皇叫“大院君”,已经退居幕后。国王叫“高宗”,王妃叫“闵妃”,当年,这个太上皇发动政变,闵妃请求清兵入朝平定局势,袁世凯于是随军进入朝鲜,在处理乱局时,袁世凯心狠手辣,出手果断,眼明手快,逮捕了大院君,*了一批人,迅速稳住了朝鲜的局势,并因此,得到了朝廷的褒赏。
第二次就是1884年朝鲜的“甲申政变”。那时候朝鲜出了一个叫“金玉均”的人,他是“开化党”的党魁,是日本在朝鲜培养的代理人,金玉均劫持了朝鲜高宗,图谋夺取政权,在紧急时刻,袁世凯亲自带兵*入朝鲜王宫,击败了“开化党”的武装部队和他们的后台主子:日军,迅速平定了局势。
袁世凯成功平定“甲申政变”的政绩,更是令他名声大噪。
日本原本是打算借助代理人金玉均,来控制朝鲜,这个计划被袁世凯破坏了,于是,日本人从那时开始,就憎恨袁世凯。
所以,我们也不要小看袁世凯,他是真刀真枪,*人平乱,一步一步从基层做起的,是靠业绩说话的,实力派军界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