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儿子熊启为何一开始没有跟回去,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按秦国法律来说,生在秦国的他属于秦人;再者,熊启并非熊元长子,故属于庶子的他回楚国不如呆在利于自己的秦国发展。
另外,身在秦国的华阳太后等楚系派需在秦国安排“自己人”,嬴政也想用华阳他们抗衡赵太后和吕不韦。
出于这些原因,熊启被重用也就不难理解了,秦国给其的职位也不低,他被封为了昌平君。
嬴政流放熊启至楚国,自此双方反目成仇在平定了嫪毐之乱后,嬴政在熊启和王翦的帮助下很快消灭了其余六国,开始了统一的步伐。
熊启任宰相一职大概长达11年之久,他辅佐嬴政灭了韩国、赵国、燕国而战功赫赫。
但后来事情的发展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前行,对秦国大有功绩的熊启竟被嬴政给罢免了,尔后,他又叛变了嬴政且致使20万秦军覆灭……
一切的源头得从嬴政携熊启灭了韩、赵、燕三国说起,野心愈发膨胀的嬴政开始对楚国“动起了手”。这时,李信和王翦作为统兵将领,分别要了不同数量的兵。
“我只需20万秦军就够了。”李信道。
而王翦却说:“我要60万秦军。”
嬴政彼时正是心高气傲的年纪,一厢情愿认为王翦要用这么多兵肯定是能力不行,遂罢免王翦而任用李信统兵。
这时候的楚国亦处在“蠢蠢欲动”时期,源于韩国被灭之后被俘的韩王安正好在郢陈一带——此处本为楚国领土后被秦国占领,也属秦楚边境处。
为了韩王安,韩人开始作乱可随后就被秦国处理掉了,这也导致楚国不安现状,想要对秦有所行动。
如何表面安抚楚国?熊启是最佳人选,作为昌平君的熊启并不想率兵攻打楚国,反之欲保全它,故而也惹恼了嬴政。
不过嬴政倒是想了个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将熊启派至郢陈,一方面对其表示惩戒另一方面安定郢陈之人的心。
这种做法无疑是把熊启给流放了,他很快就背叛了嬴政而当起了楚王,嬴政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此“昌平君”开始与自己针锋相对,就此成为一颗定时炸弹。
熊启开始在郢陈发动叛变且威胁到了秦军大后方,带着20万秦军的李信在会师过程中被熊启的军队打得措手不及而伤亡惨重。
嬴政虽对熊启的胜利表示震惊不过却没有停止统一六国的步伐,反之更坚定了自己灭楚的决心!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终于完成一统大业的目的,而熊启那些值得细说的功绩亦淹没在始皇帝这个璀璨壮举下。
结语芈启即熊启,其权力来去匆匆。他和秦始皇的关系令人不禁想到“既生瑜何生亮”,假如他的朝代中没有嬴政的存在,是不是就另有一番作为呢?
不管如何,昌平君熊启身上都有一股爱国的热血情怀,他在嬴政要攻打楚国时敢于站出来顶撞他,且面对楚国将要遭袭之际,亦冲在第一线保卫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