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庐丛录》
后来,费行简以沃邱仲子的笔名在《石达开在川陷敌及其被害的事实》发挥了一下,写的声情并茂,原文如下:定忠自不见其父,日夜啼哭,由杨重雅建议,以布包石灰堵口鼻压毙之。未毙前禁卒谢福以实告之。(禁中人对石达开均极尊重)石定忠问:“我死可见父乎?”谢说:“正好见于天上”。他遂破涕为笑,指所佩玉牌高谢曰:“此我生日天王送的,你们不要拿去。”
费行简不愧才子之名,文字自是奇佳。当年小编看到,感动到几乎堕泪。提议布包石灰闷死幼儿的杨重雅在文中的身份是四川按察使,并且参加了审讯石达开的工作。
然而,破绽就在杨重雅身上。因为生擒石达开前后,四川按察使是牛树梅,并非杨重雅,是牛树梅主持审讯的石达开。
牛树梅的对联
再以逻辑推理一下,一个小犯人在监狱日夜啼哭,狱吏怎么可能搞不定。搞不定还闹到省一级官员那里,最后由省公安局长兼监察院长出主意,以某种方式弄死小犯人,费行简以为四川官场是地主家后院吗?
其实,要仔细看费行简的《石达开在川陷敌及其被害的事实》,就会发现其中的破绽多的像筛子一样,所以尽管费文作为小说文学水平颇高,但作为史料,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不过,这些与主题无关,小编在此不作细述。
2、骆秉章抚养成人后谋害说。
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二日香港华字日报附刊《广智录》,《骆文忠》。
骆秉章像
大概意思是洪秀全、石达开与骆秉章都是花县老乡,所以石达开临死前,以幼子托孤。骆秉章也就把石达开的儿子养在了总督署。等到孩子快二十岁的时候,骆秉章问他:“你就快成人了,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实心眼的孩子当即回答:“当然是给我爹报仇了!”
你说,上面《梵天庐丛录》里那个刚会说话的孩子嚷嚷报仇无可厚非,你一快二十的小伙子为啥面对仇人也那么诚实?
结果,骆秉章听到后自然吓坏了,于是暗地毒死了他。
这个故事姑且不讨论石定忠的智商,破绽也不少。第一,骆秉章是广东花县人不假,可石达开是如假包换的广西贵县人。第二,骆秉章死于1867年,当时,石定忠年仅8周岁,时间对不上。最后,以逻辑论,哪怕骆秉章和石达开真是老乡,他也不会胆大包天,敢把一个“反贼”的儿子养在总督署的。
3、石定忠长大成人化名考拔贡说。
这种说法来自任乃强的《记石达开被擒就死事》,载于《康导月刊第五卷第七、八期》。
任乃强照片
大概意思是这样:石定忠不知何故逃得性命,改名时雨化,入四川绵州州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上了拔贡,后来又去贵州作了知县。
台湾学者黄嘉谟在《石达开幼子的结局问题》中考证,像石定忠这样没有根基的孩子,是不可能长大成人后考拔贡的。
所以说,石达开儿子的结局从理论上说应该只有两个,1、活下来,成年后阉割;2、未成年死在狱中。然而,石定忠说不定还有第三个,也是相对美好结局。不过,我们还是从石达开的次子,石定忠的弟弟石定基开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