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兴死因真相揭秘,朱元璋为啥杀了郭子兴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15 01:30:43

义军中名义最重2

请记住这一点,朱元璋能决定进攻的大方向,这一点在朱元璋诱*郭天叙一案中至关重要。

二、首领郭天叙因何莫名被*?

于是在1355年夏天刚刚成为都元帅的郭天叙和右副元帅的张天佑,正准备在天下大乱的元末大展手脚时,在9月攻打集庆(今南京)的战争中,就莫名其妙的被一个向朱元璋投降的元军将领陈也先以饮酒之名邀请到营中*掉了,两人部下军队也被这位再次叛乱的陈也先联合集庆城中福寿的军队*伤大半,于是朱元璋一下子从三把手变成了濠州红军的最高统帅,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由于朱元璋在郭、张二人被降将所*这件事的前前后后表现得实在过于诡异,实在是此事件的最大怀疑人;并且他是也此郭、张被*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我们有理由怀疑,朱元璋一手策划了此次的借刀*郭、张事件。

同样的,我们先从明朝最官方的史料《明实录》入手,去分析郭、张被*一案。玩过剧本*的人都知道,一个案件的时间线是最重要的,人物最重要的资料基本都在时间线中体现,而《明实录》最好的一点就是其类似于编年体的编纂方式,能得到十分完美的时间线,并且,整个剧本*之中只有凶手可以说谎。对于这件可以说是朱元璋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之一的事件,《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记载了它的前前后后:

九月癸未朔,陈野先得书,知其诈不行,复谋以计致上。密约元将左答纳识里至其营,佯言生得之,绐上临其军受俘。上曰:“此贼多诈,最叵信。”姑许之不往。

戊戌,命元帅张天祐率所部军攻集庆。

己亥,天祐等至方山,攻破左答纳识里营,走之。陈野先遂叛,与元福寿合兵来拒战于秦淮水上。我师失利,天祐、郭元帅皆战死。郭元帅,子兴之子也

己酉,陈野先追袭我军于溧阳,经葛仙乡。乡寨民兵百户卢德茂恶野先反覆,谋*之。

整个事件突出的是张天佑,淡化了郭天叙之死,并且淡化了其身份。如前所述,郭天叙是整个濠州红军的最高统领,张天佑只是二把手,整个郭天叙被*案,其主人公都被隐藏了,郭天叙这个名字仿佛成为了一个禁忌,只以模棱两可的“郭元帅”代替。

无独有偶,在《明实录》回忆郭子兴的时候,提到了郭天叙之死,但是还是以“某”来代替:

《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

后上即位,追封滁阳王,配张氏封夫人。子某为都元帅,攻集庆路战死

剧本*中高明的凶手可能并不会说特别多的谎,而是选择性的表述,九真一假最难辨认,你不能说他错,但是会把事件进行暗示到另外一个方向。

将郭天叙的死因伪装成简单的攻城而战死,事实真的如此吗?

考《南台御史大夫西夏永年公勋德诗序》(西夏永年公就是当时的集庆守将福寿):

下令,俾官军与也先表里合攻,遂生擒伪元帅郭、张二人及其余伪官甚众,*死者无算。

可知郭、张二人是被生擒的,而不是战死,并且是元军统领和降将陈也先“表里合攻”之下,才能生擒郭、张二人。

攻城而死很正常,但是两位统帅以及他们的部下都同时被“生擒”,就十分不正常了。再结合《明实录》对于集庆之战选择性的忘记,于是我们

郭子兴死因真相揭秘,朱元璋为啥*了郭子兴(5)

小小的脸上写满大大的疑惑

郭天叙和张天佑二人并不是只会依靠郭子兴的二世祖,而是实打实的身经百战,拎着砍刀一路跟着郭子兴从土豪变成一方军阀的,若说两人被陈也先的突然反水搞得猝不及防而大败,很正常。

但是打不过还可以跑啊,一人跑不掉,郭、张二人总有一人能跑掉,可要说两人和他们手下的将领居然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生擒”了,就很不现实,无论是陈也先还是福寿的兵力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幸好《明本纪》告诉了我们一部分答案:

九月戊戌,也先谋叛,诱*郭元帅等数人。

可见,郭、张二人并不是力战不支被擒,而是先被诱擒,然后被*掉的。那陈也先究竟是怎么诱擒郭、张二人的呢,是不是有什么精妙绝伦的设计?

并不是,俞本《纪事录》“乙未年条”告诉我们,非常简单粗暴:

也先邀郭元帅饮,*之,擒张元帅,献于福寿。

直接让郭、张二人来自己军队饮酒,然后就直接手起刀落*了濠州红军首领郭天叙,生擒了张天佑。

郭子兴死因真相揭秘,朱元璋为啥*了郭子兴(6)

郭天叙之死1

郭子兴死因真相揭秘,朱元璋为啥*了郭子兴(7)

郭天叙之死2

于是,郭、张二人如何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一事,我们基本弄清楚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为何郭、张二人居然能如此心大的什么防备都没有,就到了刚刚投降不久的元军将领陈也先的军营之中饮酒?

为何陈也先这个被朱元璋重点怀疑会叛变的对象,郭、张二人对此一无所知?

三、郭天叙被*前的朱元璋

对于降将陈也先,我们可以看看朱元璋是如何看待的。《太祖高皇帝实录》中为了显示朱元璋的英明神武、料敌于先,常常将有些该删的材料保留了下来,最典型的莫过于记录下了朱元璋的对陈也先从一开始就不信任。

乙未年夏四月(1355),郭子兴刚死不久,元军将领陈也先就领兵数万攻城,败于徐达、邓愈、汤和之手,被擒,于是宣告投降朱元璋,没过多久,陈也先就有了再叛而回归元朝之意,而这件事朱元璋心知肚明:

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

野先自念失计,心恒不安,及闻再出师攻集庆,私谓其部曲曰:“汝等攻集庆毋力战。俟我得脱,还当与元合。”有以其谋告者。上曰:“吾久知其不诚。然*之,恐失豪杰心。

当有人把陈也先要背叛自己这件事告诉朱元璋之后,朱元璋居然说“然*之,恐失豪杰心”,并且说对于陈也先的不忠他早就了然于心。朱元璋后来可是先*郭天爵再*小明王的枭雄,居然对陈也先生出了妇人之仁。

而朱元璋处理陈也先的手段也十分耐人寻味:

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

乃召野先,谓曰:“人各有心,识见不同。从元,从我,任汝所适,不相强也。”野先自誓曰:“若背再生之恩,神人共殛之。”乃纵之还

居然就让陈也先立了个誓,直接就放了。

那是不是“天真无邪”的朱元璋对于立誓之后的陈也先完全放心了呢?显然朱元璋也知道“相信男人这张破嘴,不如相信世界上有鬼”:

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

九月癸未朔,陈野先得书,知其诈不行,复谋以计致上。密约元将左答纳识里至其营,佯言生得之,绐上临其军受俘。上曰:“此贼多诈,最叵信。”姑许之不往。

也就是说,在“九月癸未”(郭、张二人被*的前十五天),陈也先以自己生擒了元朝将领“左答纳识里”,邀请朱元璋来自己的军营亲自接收。朱元璋很明确的就表示:这个人诡计多端且毫无信用,我是不可能过去的。

由此可知,朱元璋从头到尾都没有相信过陈也先,也对其终将再叛之事心知肚明。

郭子兴死因真相揭秘,朱元璋为啥*了郭子兴(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