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吹嘘的神乎其神,奇计权谋更是智计百出,鲁迅先生也都说,诸葛亮多智近乎于妖。实际上这都是三国演义上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比如空城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计除司马懿、三气周瑜等案例一步步丰满了多智近乎于妖的诸葛亮,而当你去看三国志、资治通鉴的时候你就知道,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优秀的贤臣名相,但是真实的诸葛亮并没有强大到像开了外挂一般,像张良 萧何 韩信于一身的既能统兵领将征战天下开疆扩土,又能如萧何、张居正般治国理政,才华横溢,又如张良一般智计百出,算无遗策。真实的诸葛亮就如三国志评价“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诸葛亮属于治国理政高级人才,是萧何、管仲一类人物。
所以,历史真实的诸葛亮更多的是理政之才多于带兵之才。真实的诸葛亮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天才,带兵方面也更多可见其带兵的管理能力大于统兵出奇策的能力。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个运营、管理人才,而非通才和全才,更非张良 萧何 韩信于一身的人才。
我们在三国演义上的“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而属于赵云等,三国演义上的草船借箭也不是诸葛亮的,是孙权所为,而27岁出山的诸葛亮虽然有三顾茅庐,隆中对这样的战略对策,但是那个时代的牛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隆中对。
鲁肃给孙权也有先西后北的榻上策,内容是:“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三国志》
周瑜给孙权提出过“西征北伐”的隆中对,按照周瑜的设想,孙权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争夺天下:1、曹操在赤壁兵败以后必定暂时无心南下,而孙权可以趁此机会,命周瑜和奋威将军孙瑜西征拿下四川,之后再北上攻灭汉中的张鲁。2、得到四川和汉中以后,留孙瑜驻守,并且与西北的马超结成战略同盟,对抗曹操。3、得到四川和汉中以后,周瑜回荆州,与孙瑜两路夹击,则天下可图也。
我们可以看到,周瑜的战略构想是对鲁肃“榻上策”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鲁肃只考虑到了与曹操划江而治,而周瑜则强调要北联马超、共同抗曹,同时还指出要在荆州、汉中两路同时对曹用兵,攻取天下。
对于周瑜的这种战略规划,您难道不觉得挺眼熟吗?没错,周瑜的想法竟然跟诸葛亮的“隆中对”几乎如出一辙。不过对于蜀汉来说,值得庆幸的是,周瑜在西征的途中英年早逝,他的伟大构想也暂时被搁置。
荀彧给曹操也有十胜十败的隆中对,毛介给曹操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隆中对。
所以历史上的真实的诸葛亮并没有三国演义演义的那么神话,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更像是萧何一般的治国理政能臣。
真实的蜀汉政权里,夺得西川的是刘备带着庞统*,后来蜀国政权里军事权在法正手里,法正有郭嘉贾羽之权谋,而诸葛亮一直帮着刘备打理着蜀国的政务,诸葛亮在后世中最为被称道的其实是他的治理蜀国的经验和能力。
下一篇我们在继续深入分析他的治国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