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环绕主棺椁的箱殉共72具,匣殉共94具。这些殉人并非全部都是奴隶。根据历史纪录,殉人大部分都是墓主人生前最信任与喜爱的人,身份可能是姬妾与近侍,甚至是将军。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下,人人都有肯可能成为皇权的随葬品。
许多人认为大墓发掘出的186具尸骸全部都是被迫殉葬的。其实不然,除却最开始挖掘的20具尸骸外,其他160多名殉人都是自愿殉葬的。
186具殉人是中国迄今为止发掘出的殉人最多的墓葬,如此残酷惨烈的殉葬制度令所有人心惊不已。
先秦墓葬 墓主疑云186具尸骸的发掘令考古现场陷入到一个恐怖的氛围中,考古学家们不禁猜测:这个地位尊崇的墓主人究竟是何人呢?
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商时期开始,贵族之间便使用这种残酷的人殉制度,社会底层的奴隶,性命尤如草芥一般。直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这种非人的人殉才逐渐被陶俑替代,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就是一个例子。
在进一步清理棺木中的尸骸时,考古学家发现,这些殉人的下肢都诡异地弯曲蜷缩着。这种特殊的丧葬方式,与秦人盛行的屈肢葬十分相似。
黄肠题凑 秦皇祖坟然而凭借人牲与屈肢葬不足以指明该墓一定是先秦墓葬。知道考古学家们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又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所有殉人均头朝西、脚朝东,已出土的所有棺木也均有规则地东西向摆放。
考古队副队长田亚歧说道:“墓葬的朝向通常可以用来判断墓葬的时代。现今考古发掘出的几千座秦墓,都是坐西向东的。”
这一系列的发现终于确定了大墓的时代是先秦时期,但是由于墓葬被盗,可以确定墓主人身份的青铜器不知所踪,考古人员苦求线索而不得,只能依赖接下来的考古工作能够出土足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珍贵文物。
黄肠题凑 秦皇祖坟在确定古墓为秦墓之后,考古队最好奇的,就是墓主身份了。然而,谁都没能料到,这最后的谜底,竟过了十年才解开。
1986年,考古学家终于得以一览墓葬主棺。主棺棺椁由柏木累堆而成,构成四方形的框型结构,棺椁周围两端均有榫头伸出。
这种棺葬方式叫“黄肠题凑”。《汉书》中有记载: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
按照周礼,“黄肠题凑”是周天子才可以使用的丧葬规范,秦国的诸侯王使用“黄肠题凑”无疑是对周朝统治的一种僭越。
随后,考古学家们带着疑惑,挖掘出了一些石头残片。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石头残片是石磬,一种古代乐器。令考古学家们惊喜的是,石磬边缘刻有铭文!
考古学家将铭文小心拓印下来后,破解出铭文内容是记载一次祭祀活动,而活动的召集者极为可能就是古墓的主人。铭文里“共桓是嗣”四个字,说明了他的身份。
田亚歧接受采访时道:“‘共桓是嗣’的意思是共公和桓公的继承人,按照这个推测,这座古墓的墓主正是秦景公。”秦景公是秦国第14代统治者,名为赵石,嬴是后来的姓氏。秦景公是秦始皇嬴政的第18代先祖。
那时秦景公统治下的秦国,国力强盛,势力逐渐向中原渗透。秦景公死后僭越周礼,使用黄肠题凑葬式,可见雄心壮志的秦国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秦景公墓后来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至此,经过考古学家多年的奴隶,这个中国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大古墓,终于得以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