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一部古代大百科全书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20 08:14:06

06

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说到《永乐大典》的修撰,有个人不得不提,就是陈济。陈济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但“读书过目成诵”,被称为“两脚书橱”。朱棣听说了这么个人才,就把他请进京师,“以布衣召为都总裁”,成为制定《永乐大典》凡例的重要人物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在修撰过程中,“执笔者有所疑,辄就济质问”,大家碰到什么问题都问他,而陈济也随时随地都能“应口辨析无滞”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一部古代大百科全书(9)

07

《永乐大典》的“真爱粉”

虽然《永乐大典》为明成祖朱棣下令所修,但完成后一直深藏于禁中秘府,他自己也并未直接利用过此书,倒是嘉靖皇帝十分喜爱,将其作为自己的案头之书,常备一二帙随时翻阅。

08

《永乐大典》的重录

明嘉靖三十六(1557)年,紫禁城大火,奉天门和三大殿被烧毁。当时《永乐大典》只有一套正本,因怕大火殃及大典,嘉靖皇帝曾一夜之间传谕三四次下令搬迁。为防止不测,嘉靖于1562年下令开启了这部旷世宏编的重录工作。

自此,大典有了“永乐正本”和“嘉靖副本”之分,如今存世的均为“嘉靖副本”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一部古代大百科全书(10)

09

被锦衣卫保护的“修书人”

由于重录工作对书写水平有较高要求,吏部和礼部为此特主持“糊名考试”,最终招收109位善书人负责抄写誊录。朝廷为这些人员提供了优厚的待遇,还由锦衣卫拨送巡禁,保障安全。将主要负责皇帝侍卫亲军和仪仗队的锦衣卫调去保护《永乐大典》的重录人员,由此可见朝廷对此项工作的重视。

10

《永乐大典》正本之谜

令人痛心的是,《永乐大典》副本录毕之后,文献中几乎再难寻到有关大典正本的记述。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岁月风雨,正本至今下落不明,副本更是星散飘零,百存一二。截至2017年底,《永乐大典》副本仅发现有418册,即便是这400余册,也散落在世界各地。

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永乐大典》馆藏最多的地方,现存224册,堪称“镇馆之宝”,只字片纸都弥足珍贵。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一部古代大百科全书(11)

11

世人对于正本下落的种种猜测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一部古代大百科全书(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