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儿子参与争夺储君之位,斗得鸡犬不宁,够得上是康熙王朝的最大丑闻,也是满清爱新觉罗皇家历史中不光彩的一页。
因此事影响很大,所以在清王朝的史料中,“九子夺嫡”的典故很博人眼球,而且一直与“千古一帝”康熙的生平相伴。
细细翻阅“九子夺嫡”的相关史料记载,可以发现,所谓的“九子夺嫡”,直接赤膊上阵为自己说项的,只有大阿哥胤褆。
备受指责的八阿哥胤禩,从来没有宣称要当储君,而是任由众人推崇自己到风口浪尖。而最终继承大统的四阿哥胤禛,韬晦地将自己的野心隐藏很深,直到一鸣惊人。
盘点一下参与康熙朝“九子夺嫡”事件的众皇子表现,看看他们的命运和结局:
背景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决定立时年两岁的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二十多年后,皇太子变得骄纵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康熙诛*重臣、太子的叔外公索额图,与太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帝以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皇位接班人的争夺大战。
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二十四个,其中有九个参与了争夺。
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大阿哥胤褆:胤褆是庶长子,其母为惠妃那拉氏。他实际排行第五,因为身前四子皆夭殇,依规不序齿,因此他成为皇长子。
胤褆在诸皇子中比较聪明能干。
康熙朝传教士白晋记述:“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由于胤褆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父皇作事最多。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都有出色表现。康熙二十九年,年仅18岁的胤禔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立下军功;康熙三十五年,他随父亲亲征噶尔丹,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被封为直郡王;康熙三十九年,胤褆再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
胤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却对太子的位置十分渴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胤礽被废,令胤禔十分得意,自以为他可能上位成为太子。
当时,康熙帝仍很器重他,命他负责监视被废的太子胤礽,从塞外至京城都由他看守。
胤禔认为时机已到,便向父皇进言,要求亲自*死废太子,以绝其后路。他以为父皇不立嫡则立长,自己就可顺利坐上太子之位。
未料,此举引起了康熙帝的特别反感。后来三阿哥胤祉告发大阿哥用魇术暗中算计废太子,康熙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十分气愤,直斥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夺郡王爵,严加看守,把他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胤禔死于雍正十二年,享年63岁。
二阿哥胤礽:乳名保成,其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康熙与这位皇后自幼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所以在胤礽刚满周岁的时候,便一改满人不立太子的惯例,效法汉人前朝。决意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
胤礽由此成为清代历史上唯一的、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正史上最后一位公开确立的皇太子。胤礽幼聪慧好学,文武兼备。成年之初就曾代表父皇祭祀、监国,展示了才干。
康熙帝对这位皇太子极为重视与溺爱,反而养成了他暴戾的性格。当太子日久,开始飞扬跋扈,奢侈骄横,很不甘心继续做皇太子。康熙以罪*了其叔外公索额图,致使父子关系紧张,最终酿就了胤礽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废。
但康熙对这个儿子的感情还是难以割舍。借着大阿哥出错的事件,在一年之后,声称二阿哥因为迷失了心性,但经过调养,已然恢复。重新将他复立为太子。
可惜,胤礽重新上台后,非但不谨小慎微从事,反而变本加厉,集结党羽,祸乱朝野。康熙帝寒心不已,在康熙五十一年再次下诏废了太子。历经两立两废,胤礽终以幽死禁宫收场,多年后被后世追封为亲王。
三阿哥胤祉: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胤祉被封为诚郡王。康熙帝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时,因为胤祉与太子素来关系很亲密,曾召他到驾前询问太子往日的所作所为。之后康熙帝说:“胤祉与太子往日虽然关系好,然而却未怂恿胤礽为恶,所以不加罪于他。”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帮助皇长子胤禔私下里魇镇太子胤礽,胤祉仔细打探之后,将内幕告诉了父亲康熙,致使大阿哥受到重处。
康熙四十八年,太子胤礽得到复立。康熙帝晋封胤祉为诚亲王。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废太子时,胤祉因不参与阴谋被赐银五千两。此时,他见夺嫡乱局扰乱朝政,自己主动退出竞争。后被父皇安排率领庶吉士何国宗等人编修律吕、算法等书籍。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胤祉等人编书完成,向康熙帝奏陈。康熙帝命他将律吕、历法、算法三者合为一书,命名为《律历渊源》。
雍正帝即位之后,命胤祉守护景陵。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因为胤祉向苏克济索要贿赂被人弹劾。雍正帝责罚胤祉无人臣之礼,议罪被夺爵,囚禁在他自己的府邸里。之后将他降为郡王,囚禁于宗人府。雍正八年又被进封为亲王。后来,他参加怡亲王胤祥丧礼迟到,并且毫无忧伤,被庄亲王胤禄等弹劾。雍正帝命夺了他的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他的家人和他一起被囚禁。雍正十年死于禁所。
四阿哥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封和硕雍亲王。
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被认为属于太子党一伙。太子二度被废之后,他开始暗中活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十三阿哥胤祥附庸于他。
纵观胤禛在康熙朝的作为,呈现出很高的政治家本色,只有他猜透了父皇并不想马上禅位的心思。因此在父皇面前,极尽察言观色之能,处处以诚孝示父。还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丝毫野心。而暗地里却结交人才,培养门人,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父皇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驾崩,他悄然继承了皇位。
胤禛在位雍正朝十三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铁腕帝王。
五阿哥胤祺:宜妃所生,应就是那部康熙微服私访剧里的宜妃。他没有参与九子夺嫡活动,康熙年间亦被封为亲王。
关于胤祺他的记载不多。据传他为人心气平和,性情善良,以“心性甚善,为人淳厚”留下美名。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封亲王,不久被正式册封“和硕恒亲王”。雍正十年五月病故。获谥曰“温”。时年54岁。
六阿哥胤祚:是德妃所生,早殇。德妃虽然出身宫女。但是非常能生育。除了四阿哥胤禛,六阿哥胤祚,还有十四阿哥胤禵及两个公主,都是德妃所生。
七阿哥胤佑:有关他的记载极少,胤祐于康熙十九年七月出生,有残疾(脚跛)。出生后由惠妃抚养。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十年后再晋淳郡王,雍正元年晋淳亲王。他也没参与夺嫡活动,病死于雍正八年。
八阿哥胤禩:是“九子夺嫡”事件的核心人物。他的生母为出身于辛者库的良妃卫氏,因康熙帝崇尚子以母贵,使八阿哥在兄弟中的地位较低。
但这位八阿哥天资聪颖,才华优裕,待人宽和,善结人缘。朝堂上下对他交口称赞,誉为“八贤王”。
史料记载说,胤禩自幼也备受康熙帝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
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都是重任。一废太子时,康熙命诸臣推举新太子,朝堂上下,公推胤禩,足见人心所向。但康熙帝因为胤禩用江湖术士张明德相面算命,言其“贵不可言”引起疑心。康熙下令凌迟处死张明德,并削去胤禩爵位。
可以说,一废太子的时候,胤禩希望最大,但是终因康熙对旧太子念念不忘,又因为张明德事件获罪,受到了打击。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
在胤禩的“八爷党”中,有不少朝廷重臣,也有他同为皇子的弟弟,如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是朝廷中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集团。
二废太子之后,群臣还是支持胤禩接替。然而康熙对这个野心勃勃的儿子一直都很戒备。约在康熙五十三年时,康熙的生日,胤禩因为母亲忌日原因没能亲自拜寿,派人送去两只狩猎用的海东青祝寿。哪知到了康熙手中,却成了奄奄一息将死之鹰。康熙认为这是儿子咒父,不禁大怒,骂胤禩不忠不孝,怒责他为辛者库贱妇所生,并且声称父子之恩断绝。
这之后,胤禩自知自己无望继位,转而全力支持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继位之初,为稳定人心,封这位八弟为廉亲王。胤禩倒也没有犯什么错,然而却因为此前是四哥的竞争对手和政敌,在雍正四年正月初五,与胤禟等人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正月二十八,胤禩之妻也被革去“福晋”,休回外家。随后胤禩被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太监二人。
这年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胤禩、胤禟、胤禵等罪。六月初一日,雍正将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状颁示全国,议胤禩罪状四十款。九月初八,胤禩因呕病死于监所,民间认为他是被毒而死。
九阿哥胤禟:宜妃所生,属于八阿哥党成员。胤禟自幼好学嗜读,聪明伶俐,喜爱发明创造,曾亲手设计战车式样,并第一个用拉丁语转写满文。他为人慷慨大方,重情重义,因为其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大力支持者, 而被雍正帝深为忌恨。
雍正元年,奉命赴西宁驻扎。雍正三年七月被革爵。雍正四年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十阿哥胤䄉,康熙二十二年生,母亲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出身比较显贵。他于康熙四十八年受封为敦郡王,后来承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
也是因与胤禟、胤禵支持皇八阿哥胤禩争位,被定为八阿哥一党,雍正初年被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病死,结局算是较好的。
十一阿哥胤禌:11岁意外病死,无谥号,生母是康熙的宜妃郭络罗氏。
十二阿哥胤裪:由苏麻拉姑抚养长大,生性豁达,他没有参与夺嫡活动。雍正登基时给他封郡王,随后又予以打压。后来到乾隆朝才加封亲王,于乾隆二十八年七月去世,
十三阿哥胤祥:在康熙和雍正朝,他是很有影响的王爷。胤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在胤祥13岁时病死,胤祥被送给德妃抚养,所以他跟四阿哥胤禛感情亲密无间。
胤禛和胤祥早年的关系,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但雍正给胤祥的祭文中提到,胤祥的算学由他亲自教授,“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逢塞外扈从,兄弟俩形影相依。当康熙帝出巡只带他们其中一个扈从时,即使短暂分别,两兄弟也会诗书往还。雍正还把他和十三弟唱和的诗作收在诗文集中,使胤祥的少数作品得以传世。
康熙四十七年,胤祥受到父皇第一次废太子事件波及,被短暂囚禁了一段时间。胤祥就是在这段时间得了一种叫做“鹤膝风”的怪病,大概是现在的“骨结核”。在当时算得上一种顽症,容易复发,不能劳累。
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受命总理户部,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雍正帝对十三弟十分信任,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因功倍受雍正嘉奖。而且胤祥非常懂得君臣分寸,丝毫没有恃宠而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许可,成为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胤祥去世,时年44岁,配享太庙。
十四阿哥胤禵:他是与雍正帝胤禛同母亲兄弟,但他却与四阿哥不亲,而与八阿哥胤禩极亲近,成了八爷党的一员。后期随着胤禩被康熙帝讨嫌,八爷党便将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胤禵个性爽直,重情重义,才华横溢,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当康熙帝怒斥八阿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太子胤礽时,胤禵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一时气得康熙帝“出所佩刀欲诛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稍解,命诸皇子挞胤禵”。但胤禵因此被打二十大板。
这件事情后来反而令康熙帝感到这个十四儿子对兄弟有情有义。并对胤禵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品质赞赏有加,更加宠爱于他。
康熙晚年,胤禵奉命西征,康熙帝不仅赏赐给他10万两银子,还将他的几个儿子时常带在身边,并多加赏赐。胤禵虽然爵位只是贝子,但他几个儿子结婚与其他亲王哥哥长子一个规格,此外,康熙对胤禵的赏赐,兄弟中也无人能比。
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中央发兵救援。十月,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
就在西征战事在谈判议和进程中,胤禵即将班师回朝之际,康熙帝突然病逝,留给后世一个千古之谜:究竟他是打算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还是传位四阿哥胤禛,不得而知。
雍正帝也因此倍受后人猜疑。
康熙帝去世后,胤禵被召回京师,随即软禁于景陵读书,后因皇太后去世,被授于郡王虚衔。雍正三年十二月,胤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贝子。雍正四年初,雍正又革去胤禵固山贝子,谕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乾隆帝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释放了胤禵和胤䄉两位叔叔。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三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二十年病故。
康熙帝的十五子以后,都未曾参与储位争斗。十七阿哥允礼,在胤祥死后,成了雍正最宠爱的弟弟。
乾隆四年(1739年),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又以自己是嫡长孙的身份惑众,想与乾隆帝争位,结果遭剥夺多罗理郡王爵位,圈禁景山东果园内惩处,乾隆七年49岁时死去。
弘皙忤逆之案,算是康熙朝“九子夺嫡”斗争的最后余波。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