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到底存在吗?国际上为什么不承认夏朝的存在
夏朝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相传由大禹传位于其子启而创建,直到被商汤灭。一般认为,夏朝共历经十四代,十七后(这里的后不是王后的意思,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为"后",去世后称为"帝")。
夏启
一、夏朝存在与否有争议我们常讲,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朝代的开端,有大量的考古证据已经证明了这上古三代的存在,比如商代甲骨文的出土,有力的证明了商朝的存在。在1959年开始发掘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距今3800年~3500年左右的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还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平面图
二里头遗址绿松龙
尽管有二里头等遗址的发现,但是夏朝在是否存在过这个问题上却存在着争议。这个争议主要是中国近代的"疑古派"学者和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夏朝的历史主要是一些上古的传说,不能证明其存在;而国内另一些学者则坚定的认为夏朝是存在过的。这是为什么呢?
二、 国际上认定朝代存在的标准按照西方的"三大文明标准",一个朝代要存在,必须有以下三个标准:
1、金属工具,即青铜器的发现,因为人类是以进入"青铜时代"才算得上"文明",所以这点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争议;
2、文字的发现,要能破译文字,并且文字要有"文字标识";
二里头出土的陶文
3、大型城市建筑,也就是拥有类似"都城"、"王城"这样的建筑发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判断考古遗址是否具有"国家"形态。
按照这个标准,二里头遗址第一条和第三条都能满足,但是第二条却存在着争议,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陶器上的一些符号,但是却不能完全破译,也没有发现诸如"夏""禹""启"一类的标识,这就是西方质疑二里头是夏朝王城的关键所在。国内一些学者也提出二里头遗址是"早商"的说法,并没有认同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所建。
三、名家说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表示:"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这本身已经非常有意义,其重要性不在于它是否为夏都。在整个东亚大陆从没有中心、没有核心文化过渡到出现一个高度发达的核心文化,二里头正好处于这一节点上。二里头的价值不在于最早也不在于最大,而是在这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转折点上。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大道即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作坊区、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从考古学本位看,这些已足够了,暂时不知道二里头"姓夏"还是"姓商",并不妨碍我们对二里头遗址在中国文明史上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