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唐朝藩镇割据好处与坏处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23 07:39:38

公元756年,因潼关守军在灵宝之战大败,十余万守军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潼关失守,安史叛军进入关中,进逼长安,唐玄宗匆匆逃出长安城,西逃入蜀。

公元783年,因泾原军东调之时,途经长安之时,并未得到朝廷的犒赏,将士群情激愤,起兵围攻长安城,唐德宗被迫逃往奉天。

公元784年,刚刚回到长安城的唐德宗,又因削藩引起了动乱,再度被迫逃出长安城,逃往梁州。

公元885年,因唐僖宗宠信的宦官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矛盾激化,王崇荣与李克用联手击溃拱卫长安的神策军,唐僖宗逃往凤翔。

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唐朝藩镇割据好处与坏处(1)

公元895年,河中节度使王崇荣病死,诸子争立,唐昭宗采纳李克用建议,立王珂为河中节度使,引起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的不满,李茂贞引兵攻打长安,唐昭宗出逃,被华州节度使韩建劫持。

公元903年,朱温进攻凤翔,从李茂贞手中将唐昭宗掳到了洛阳城。

这便就是唐朝“国都六陷,天子九迁”中,与藩镇叛乱有关的“六迁”。

那么,唐朝为什么会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以至于“国都六陷,天子九迁”,这到底是“安史之乱”的遗留问题,还是唐朝建立以来自身的体制问题?

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唐朝藩镇割据好处与坏处(2)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先给出答案:

唐朝出现“藩镇割据”的格局,究其根源在自身的体制问题上,“安史之乱”在这其中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而“黄巢之乱”便就是引爆了“藩镇割据”这个火药桶的那一粒火星。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唐承隋制,继续执行“都督州县”三级制度,但是“都督府”这一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并非是在全国范围内划分,而是因为唐初统一战争及边防的需要,仅仅只是在内地要地以及边疆重镇设立,职权相当于后来的节度使。

如此一来,随着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等数代君王不断开边,唐朝极盛之时疆域东起日本海,西抵西海,北括玄阙州,南至罗伏州,国土面积达一千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在这片广袤国土中,逐渐设立了三百多个州,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大为下降。

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唐朝藩镇割据好处与坏处(3)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先后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改革,增设了监察区划——道,道的长官称之为“采访使”,相当于西汉时期的“刺史”,由朝中大员直接出任,负责监察所属地区的官员,但却没有行政权力。

而在唐睿宗景云年间,唐朝中央政府逐渐废除了“都督府”这一行政级别,改设节度使,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则是逐渐形成了“天宝十节度使”。

如果唐朝一直能够将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也就是节度使负责行使行政权,采访使负责行使监察权。没有监察权的节度使处于由朝中大员担任的采访使得监督之下,根本没有欺上瞒下,阴谋叛乱的机会,而没有行政权的采访使,也没有叛乱的可能。

可是,问题就出在了这,有人凭借着皇帝的信任将监察权与行政权合一——在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凭借着唐玄宗的信任,得以将采访使与节度使权力合一,这就为此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唐朝藩镇割据好处与坏处(4)

公元762年十月,仆固怀恩指挥唐军取得了昭觉寺之战的大捷,史朝义一路溃逃。见史朝义大势已去,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人先后献莫州、范阳等地投降,使得史朝义走投无路,最终自缢而亡,“安史之乱”彻底结束。

此时因唐朝中央政府执行的是“只惩首恶,胁从不问”的平叛方针,因而田承嗣、李怀仙等人并未被追究责任,反而被授予兵权,拜为河北三镇节度使。至此,唐朝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在形式上重新统一了天下,但是因田承嗣、李怀仙等人并未被清算,反而再度授予了兵权,使得河北三镇在实际上形成了割据。

但是,如果你以为“藩镇割据”的局面是这样形成的,那就错咯。

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唐朝藩镇割据好处与坏处(5)

在“安史之乱”中,虽然唐朝因为平叛的需要,在不少地方设立了节度使,但是这些节度使在地理位置上大致被划分为三大集团——边疆节度使集团、中原节度使集团以及东南节度使集团。

边疆节度使是以最初的“天宝十节度使”为基础形成的节度使集团,他们主要负责抵御外族入侵。

中原节度使是在中原腹地设立的,他们设立之初是为了抵御“安史之乱”,改变“外重内轻”的军事布局。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他们又肩负起了监视边疆节度使,拱卫中央朝廷的重任。

东南节度使则是在“安史之乱”中,唐朝中央政府为了更好地控制东南财源而设立的,他们负责为中央政府以及中原节度使集团提供财源支持。

由此一来,三大节度使集团相互制约,除去河北三镇这一局部割据势力,唐朝中央政府并没有失去对藩镇的控制,反而藩镇还要处处听从朝廷的命令。

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唐朝藩镇割据好处与坏处(6)

就算是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也不能把他们视为彻底地割据藩镇,他们企图游离于中央统治之外,但是又不能否定中央政府,他们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听从唐朝中央政府的命令,用以安抚百姓。而且,在唐宪宗时期,还曾平定过河北三镇,彻底消灭了割据。

也就是说,在安史之乱结束到唐懿宗晚年的这百余年时间里,唐朝非但没有使得“藩镇割据”这一形势愈演愈烈,反而还在一定程序上打击,甚至消灭了割据。那么,唐朝又是为何因“藩镇割据”而亡的呢?

这还要从“黄巢起义”说起。在黄巢等人起兵之后,唐朝中央政府不断增强藩镇的独立性,希望能够借助藩镇的力量平定叛乱,却使得一些如李克用、王重荣、高骈般的野心家趁势而起,大批藩镇坐大。他们只为保全自己的实力,不愿为朝廷征战,最后使得“黄巢起义”愈演愈烈,最后甚至攻占了长安城。

等到唐朝中央政府好不容易平定起义后,这些藩镇已经失去了控制,唐朝由此进入了藩镇割据的兼并战争之中,中央政府开始名存实亡……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