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地名对照,100个古今地名对照表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11-01 09:46:26

崇川既是南通的别称,又是区名。图为崇川区的南公园

一些历史短暂的区名知名度就更低了,其被独立使用的场合也更小,比如姑苏区与梁溪区。姑苏区设置于2012年,梁溪区成立于2016年。尽管苏州和无锡的知名度较泰州、南通更大,但其中心城区的姑苏区与梁溪区不见得比海陵、崇川更有知名度。区名比市名更优美,但使用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古今地名对照,100个古今地名对照表(9)

梁溪既是无锡的别称,又是区名。图为梁溪区的皇亭

市名的光环掩盖了区名。同样,县(县级市)名的光芒也会遮蔽城关镇(城区街道)的美名。丹阳城区有云阳街道,常熟城区有琴川街道,泰兴城区有济川街道,街道名似乎比县级市之名更美,但不太被人们关注。

古今地名对照,100个古今地名对照表(10)

泰兴主城区设有济川街道,“济川”之名优于“泰兴”。图为泰兴文昌阁

一些乡镇的旧称也不曾消失,它们可能存在于其下辖的社区的名称中。高港刁铺街道旧称“环溪”,显然“环溪”比刁铺更好听。不过今天的刁铺下辖有环溪社区。当然社区名不可与街道名同日而语,容易被忽视。

总之,今天的地名更丰富,很多古称虽然没有成为城市名,但却保留在区名、街道名、社区名中,但我们常常会忽视这些优美的区名、街道名、社区名,这是造成当今地名没有古代地名优美误会的第二个原因。

坦坦荡荡,古人热衷使用优美地名

古代文人似乎比较在意地名的审美,他们常常很大胆,总是弃用当时的正规地名,改用别称或古称,使得诗文充满美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没有使用当时的“苏州”一名,却使用“姑苏”这一称呼,给诗句增添美感。“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一句同样没有使用当时南京的称谓“升州”,采用“建业”则古意盎然。又如杜荀鹤有一首诗《送人游吴》,若把题目中的“吴”改成当时的正规地名“苏州”则缺乏意境了。姜夔的《扬州慢》中扬州成了“维扬”。陈维崧的作品涉及南通时都把南通称作“崇川”而非“通州”……

古今地名对照,100个古今地名对照表(11)

扬州别称“维扬”,今维扬区已撤销。图为曾属于维扬区的长春桥周边景观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甚至在非文学作品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康熙《吴郡甫里志》,书名中的“吴郡”、“甫里”都是旧称,显得相对文雅。

官方有时也喜欢用雅称,比如宋代把海州叫做东海郡,扬州称为广陵郡,常州唤作毗陵郡。宋朝并没有执行郡县制,不存在真正的“郡”,这些都不是正式称谓,但仍然使用较为广泛。因此,我们会在《岳阳楼记》中发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样的表述。古人爱使用比区划名更美的别称,这是产生地名“昔胜于今”这一错觉的第三个原因。

古今地名对照,100个古今地名对照表(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