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 在今南京市江宁县,横跨秦淮河,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译文】
曾经风光无两、繁华竞逐的朱雀桥边,如今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的断壁残垣在夕阳斜照里一片残破,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大世家大族堂前的燕子,而今却已飞入寻常百姓的家中。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
前两句写昔日东晋国都金陵最繁华的热闹地区现在荒凉冷落的景象。首句的“草花”前缀一“野”字,凸显了荒僻的景象;次句在“夕阳”前加上一个“斜”字,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宛在眼前。诗人只字未提往昔这里钟鸣鼎食、日夜笙歌的繁华,而是从地面和天空两个维度写今日的一派荒芜和衰颓,诗人的感慨藏而不露,寄寓于景物描写之中。
三、四句诗人运用“寻常百姓”与“旧时王谢”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旧时飞进王、谢厅堂的燕子,现在又飞回来了,却以物是人非,此处已不再是昔日尊贵豪门世族了,而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诗人借助“燕归旧巢”,来见证沧海桑田,感慨人生多变,语言虽然浅淡平直却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