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公国的主要工作,就是帮钦察汗国在地方上收税。你想啊,掌握税收权的人,手脚能干净吗?莫斯科公国凭借长期为蒙古人收税的工作,立刻富得流油了!
实力壮大以后,公元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便兼并了周围各路罗斯诸侯,取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称号。
钦察汗国是一个分封制的汗国,所以到了14世纪很快就走向了衰败,但凡是个万户,都敢自称一方诸侯。所以说莫斯科公国在这个时候,也找到了发展的机会。
公元1480年,伊凡三世在位期间,彻底结束了蒙古人对俄罗斯地区的统治。慢着,开头不是说俄罗斯是不可战胜的民族吗?额。。。那就蒙古人除外吧!
伊凡三世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在位期间,不仅赶走了蒙古人,而且还在1472年,迎娶了东罗马帝国的公主索菲娅为妻。
东罗马信奉基督教分支东正教,因此伊凡三世也将莫斯科公国的国教改成了东正教。甚至将莫斯科公国的国徽,改成了东罗马的双头鹰,寓意延续罗马帝国的辉煌,自称第三罗马。毕竟1453年,东罗马帝国就被奥斯曼帝国给灭掉了。
公元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自此莫斯科公国,便成功转型为沙皇俄国了。
四、沙皇俄国转变为俄罗斯帝国。沙皇是啥意思呢?其实这是罗马帝国的一种称呼,也就是拉丁语里的“凯撒”,指的是“副皇帝”的意思。为啥叫副皇帝,不直接称帝呢?
罗马帝国的正皇帝,被称为“奥古斯都”,副皇帝则被称为“凯撒”,也就是沙皇。
这很简单,因为莫斯科公国的领袖,原本只是个大公,从大公到副皇帝,这已经是跨过了国王了,你还想咋样?
哪怕是称沙皇,都引起了西欧各国的强烈不满。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皇帝还是沙皇,蛮荒之地的俄国,都不配拥有。
- 公元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以后,开始了攻城略地的生涯。先后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地盘空前扩大。
- 公元1613年,哈伊尔·罗曼诺夫成为新任沙皇,标志着沙俄的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了。该王朝从1613年开始,到1917年为止,统治了俄罗斯304年。
- 公元1689年,沙皇彼得一世亲政,开始了对沙俄的军事、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运动,从西欧学来了大量先进的技术,使得沙俄在短期内变得异常强大。
- 公元1712年,彼得一世将都城迁徙到了圣彼得堡,这里是窥视西欧的桥头堡。1721年,彼得一世在大北方战争中,终于击败了强大的瑞典,拿到了波罗的海的出海权。
从这个时候开始,彼得一世得到了全俄罗斯人的赞许,因此他也将国号改成了“俄罗斯帝国”,自称彼得大帝。这一年,也是清朝康熙六十年,再过一年,康熙大帝就去世了。
也就是说,其实从1721年开始,我们就不能再称呼他们为沙俄了,因为人家不是沙皇俄国了,而是俄罗斯帝国了。
可为啥沙俄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1917年为止呢?其实这跟西方世界不承认俄罗斯帝国有很大关系。
在西方世界看来,17世纪的沙俄,依旧还是莫斯科公国,压根就不配成为王国,更别提有什么沙皇了。
所以说,西方世界的一系列文件当中,当时都称呼他们为莫斯科公国。到了18世纪,彼得一世称帝以后,这事儿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彼得一世很强悍,可西欧各国就是不愿意承认俄罗斯帝国的存在,当然了,俄罗斯的强盛,已经使得他们不得不引起重视了,所以只能改口,称呼他们为沙皇俄国。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很给俄罗斯面子了。
所以说,其实整个18、19世纪,俄罗斯帝国,都在为了争取帝国称号而斗争。不过很可惜,不光西方世界不愿意承认,就连俄罗斯本土的部分地区,依旧还是习惯用沙俄来称呼自己。
总结:没有白白得来的地盘。从1547年,伊凡四世建立沙俄以后,俄罗斯对外征战的步伐就没有停歇过。其实那时候他们只有莫斯科及其周围的部分领土,地盘还比不上波兰。
- 16世纪末,伊凡四世拿下了各路汗国,将手伸到了西伯利亚地区。
- 18世纪初,彼得一世击败了瑞典,将地盘延伸到了波罗的海沿海。
- 18世纪末,叶卡捷琳娜二世,打服了奥斯曼帝国和波兰,拿到了克里米亚、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库尔兰等地的土地。同时将手伸向了远东。
- 19世纪,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条约,从清朝手里夺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征服了中亚各国。
因此,就算现在的俄罗斯已经失去了中亚、乌克兰、白俄、波罗的海沿海的控制权,可依旧拥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依旧是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