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辛弃疾资料,苏轼和辛弃疾历史地位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07 17:24:21

全文共有3291个字

苏轼辛弃疾资料,苏轼和辛弃疾历史地位(1)

苏轼出生于1037年,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两位词坛的泰斗的出生年份相差大约一百岁。

对于有才的人,如果不经受一点磨难,他们便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才气来。

才气属于思维层次,因而有才气之人,往往也喜欢沉浸于思考之中,他们不喜欢动手,如果平时过得比较安逸,他们就更不愿意写些什么了。

但是如果遇到不顺心之事,他们就会找到最好的朋友——笔。

因为笔是最懂他们的朋友,也是他们最信得过,平时不舍得找,只有在紧要关头才会诉说心声的朋友。

于是,便有了苏轼被贬黄州时的《赤壁赋》,于是,便有了辛弃疾终生矢志北伐却无法得偿所愿的《破阵子》。

伟大的词人如是,平凡的我们亦如是。

当我们在外受挫,才肯将目光回收,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才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渐渐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潜在的力量,告别过去,焕然新生。

苏轼向人生的意义发问,他给了自己这样的回答: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他看到了,在这世间上,自诩为万物主宰的人不过是岁月的过客,自以为拥有过很多,其实,拥有的只是自己对万事万物的感知与记忆,舍此之外,并不能实际拥有什么。

世人只知东坡豪迈,却不知他的无奈,豪迈诚然是他的性格,却也是他最后的骄傲。

苏轼虽名扬天下,却一生坎坷,倘若他再不豪迈些,潇洒些,那该多苦多煎熬呀。

假如给东坡一个选择,我相信他愿用一身才气,换一位陪伴自己终老的发妻,换一个顺顺利利的仕途,换一个无忧无虑的安乐晚年。

名垂青史,享誉文坛千年,东坡,你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呀,你看起来风光,可世间有几人能看到你的苦,你的忧!

苏轼辛弃疾资料,苏轼和辛弃疾历史地位(2)

苏轼辛弃疾资料,苏轼和辛弃疾历史地位(3)

倘若辛弃疾能够策马沙场,挥军北伐,也许历史上会少一位词人,却会多一位名将。

我曾经反复品味过辛弃疾这三个字,不禁想到另一位西汉时的名人——霍去病。

“弃疾”、“去病”,其实表述的是同一个含义。

那么这是历史的巧合吗?

并不是,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很崇拜西汉的名将霍去病,希望孙儿也能成为大将之才,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疾”。

这个名字寄托了祖父的期望,也指引了辛弃疾一生的追求。

辛弃疾一生渴望建功立业,收复河山,却命运多舛,终未酬壮志,于是,满腔的豪情再也按压不住了,他找到了一个释放点,那就是文字,他化戈为笔,在字里行间布下刀光剑影。

他将本应在战场上挥洒的热血融进了墨中,那些壮丽的词赋看似是由笔墨写就,其实牵引着那些文字的却是辛弃疾的理想与抱负。

若非报国无门,他怎会反复呐喊,怎会发出“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样的叹息?

若非日思夜想,他又怎会挥笔抒发“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壮志?

在辛弃疾心中,他本该是手握千兵、驰骋疆场的将帅,奈何世事不得志,只能将这份豪情壮志寄予诗词,,他不是为了写词而写词,他的笔,是他思想之境中的剑,笔下的豪迈与慷慨,是他在思想之境中的斩敌破阵。

不能在现实世界中成为将军,但是一身豪气掩不住,推着他成为了在词赋中指挥千军万马的无敌元帅。

读辛弃疾的词,有的人能读出一位豪迈的词人形象,有的人读出的则是一位在思维的世界中,率领数万骑兵、势不可挡的大宋名将!

苏轼辛弃疾资料,苏轼和辛弃疾历史地位(4)

苏轼辛弃疾资料,苏轼和辛弃疾历史地位(5)

是诗词让东坡和辛弃疾流芳后世,但我相信,诗词并非二人的首选,只是他们无奈之下的情怀抒发,世人以为词赋是苏辛最厉害之处,其实不然,词赋对于他们二人来说,只是个兴趣爱好,远不是最强之处。

接下来,让我们拉开历史的帷幕,重新认识一下中国历史上因生不逢时,而未展现出绝世才能的,一位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的清官,和一位有勇有谋的军事奇才。

首先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苏轼:

苏轼,他在开封府任上,上奏《谏买浙灯状》,阻止了宋神宗一次损害百姓利益的行为;

在密州,他捕*蝗虫,救济孤儿;在杭州,治理“六井”,疏浚西湖;

在扬州,废止劳民伤财的芍药花会。谪居黄州时,拯救溺婴;被贬岭南;

在广州设计自来水,到惠州修桥铺路;远谪海南,教人耕种,兴办学堂。甚至他因辗转各处,还分别记下无锡的“水车”、黄州的“秧马”等新式农具,传播到偏远之地,以促进当地百姓生产生活。

苏轼一生中先后到多地任职,其中,他在登州(今蓬莱)担任知府仅五天,却为当地百姓做出了许多大好事,以至今天在蓬莱还有苏公祠、卧碑楼、宾日楼等与苏东坡有关的建筑。

在苏轼刚到任登州时,由于食盐由官府经营,于是官府从生产食盐的灶户手中低价购买食盐,再高价卖给百姓,以至于灶户*,纷纷远走他乡,而百姓也因买不起盐导致身体缺碘从而虚弱患病。苏轼发现了这一弊端,上书朝廷废除了这一现有制度,改为由沿海煎盐的灶户可直接将食盐买与百姓,而官府只收盐税,苏轼此举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

在清代盐政碑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对苏轼此举进行了评价:

“苏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榷盐书,为民图休息,土人至今祀之,盖非以文章祀,实以政绩也。”

除了关心百姓日常生活外,苏轼还惦念着登州的海防。

由于登州接近辽国,随时可能发生战事,然而登州的城防却差强人意,于是苏轼便向朝廷进奏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指出了登州海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兵势分弱,以启戎心”的担忧,他的上书得了朝廷的重视,从此登州海防、边防得以大幅巩固。

登州的百姓也感念苏轼,自发在蓬莱阁附近修建了苏公祠,祠内供奉苏轼画像,祠前有一副对联:“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一个“千年”,道出了苏轼对蓬莱影响之深远。

苏轼是一位词人,也是一位好官,这点或许大家还了解一些;相对而言,更不为人知的是辛弃疾的另一面,世人只知他是一位词人,却少人知他还是一名善战的猛将。

辛弃疾出生的地方不在南宋区域内,而是在敌占区,也就是属于金军的后方。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时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了2000人,参加了当时的一支起义军,并担任掌*,这支部队相当于敌后武装。

当金人内部爆发矛盾,向北后撤时,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军队联络并合击敌军,然而此时,宋军内出现叛徒,将领耿京被*,义军溃败,值此危急关头,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将叛徒擒拿回建康,交由南宋朝廷处决。

试问,数十人敢闯数万人的敌营,并达到战略意图,这份胆气几人有?这般勇略谁不钦?

这个画面对于读过三国的朋友来说是不是有点熟悉,当年二十八岁的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后,率领着招募而来的500乡勇投靠的刘焉,参与平叛黄巾起义,从这里刘备开始了他一生戎马的创业征程。

辛弃疾第一次创业聚集的是2000人,比刘备的500人要多得多,但他却没有刘备的幸运,辛弃疾的一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生不逢时”。

辛弃疾到达建康后,便开始了他一生的仕宦生涯,这一年,他才二十五岁。只可惜,他去的是怯懦畏缩的南宋朝廷,面对的是宋高宗赵构,此后,辛弃疾再未上过战场。

屏幕前的读者您是否也感受到了压抑,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对辛弃疾而言,这确是他的真实人生,除了压抑,还有痛苦。

岁月流驰而报国无门!

于是,在任镇江知府期间,登上北固亭时,他写下了千古名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于是,他在临终时,仍大呼:“*贼!*贼!”

廉颇老时虽因佞臣作梗而不为赵王所用,却也一生戎马,辛弃疾多么希望,自己的国君也能派人来看一看自己是否还能征战沙场啊!

不禁感叹命运之轮的力量,既然选定苏辛二人成为流芳千古的词人,又为何要赋予他们政治与军事上的天赋,却偏偏让他们在政治与军事上郁郁不得志呢?

也许,只有不得志的情况下,他们才能成为千古词人,只有不顺,才能成就他们。

那么他们到底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呢,很难讲,但倘若他们魂归天上,俯视人间,看到代代孩子朗诵着他们的词赋,我想,他们是感到欣慰的——

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

坚持原创文章,诚挚请您关注!

往期文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