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深度解析,辽沈战役国军有机会打赢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08 08:20:50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48年10月25日9时,东野一封电报让主席有些恼火。

此时,三大战役的第一战辽沈战役已接近尾声,锦州被东野五大纵队合力攻破,范汉杰10万大军灰飞烟灭;被东野围困5个月的长春,郑洞国率10万守军投降;一直缩在沈阳坚守不出的廖耀湘兵团12万大军也在辽西被团团围住,被歼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辽沈战役深度解析,辽沈战役国军有机会打赢吗(1)

但是,此时东野发来这封电报,让主席颇为不满。

东野来电提到了两件事:第一,敌军已占领营口,但是东野在辽南没有主力,有的只是地方武装。第二,廖耀湘集团49军先头部队没有回沈阳,而是转向台安以北与8纵接火,有可能向营口退却。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廖耀湘如果退往营口,东野可能堵不住。

试想,好不容易形成的“关门打狗”之势一旦落空,换做是谁也会发火。当天下午6时,主席亲拟回电对林总提出了批评:你们事先完全没估计到敌人以营口为退路之一,忽视对营口的控制,致使52军部队于24日占领营口,这是一个不小的失着。

如果廖耀湘突破重围和刘玉章52军汇合,辽沈战役的历史或许就会改写。

辽沈战役深度解析,辽沈战役国军有机会打赢吗(2)

辽沈战役

幸运的是,刚组建一年的东野10纵在梁兴初率领下,硬是以2万之众挡住了廖耀湘兵团5倍兵力的轮番猛攻,没有让廖耀湘突破黑山、大虎山防线,从而阻止了廖兵团从营口海上逃走。

但是,东野消灭廖耀湘,7、8、9纵合围营口时,还是被刘玉章摆了一道:

10月31日,海军司令桂永清派来的几艘登陆艇和1艘商船抵达营口,可是因为落潮无法靠岸,翘首以望的刘玉章心急如焚。东野9纵司令员詹才芳、政委李中权来不及等待7纵、8纵赶到,提前发起攻击。而刘玉章见招拆招,给东野9纵制造2000余人伤亡。

11月2日,9纵占领营口歼敌1.5万人,但52军还有万余人从海上逃脱。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第一场双方动员总兵力过百万的大决战,东野以伤亡7万人的代价(其中牺牲1.4万人),歼敌47.2万人(其中毙伤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起义、投诚9万人)。

辽沈战役的胜利,是我军从量变到质变的开始,从此彻底改变了双方军事力量对比。

但是,刘玉章52军1万余人的南撤,在半年以后的上海战役,52军再次给三野10兵团王牌主力26军、27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虽然华野最终战领上海,但是刘玉章和52军残部再次死里逃生。

辽沈战役深度解析,辽沈战役国军有机会打赢吗(3)

刘玉章

由此可见,辽沈战役敌52军成为漏网之鱼,贻害甚大。

但是,主席为辽沈战役量身打造的“关门打狗”战略非常成功,不但砸碎了“硬核桃”锦州,还在辽西会战一举歼灭廖耀湘兵团,其中包括敌军引以为傲的“五大主力”中的两个:新1军、新6军。

其实,林总有机会创造历史歼灭52军,因为52军也归廖集团。

辽沈战役开始后,廖耀湘第九兵团有6个军:潘裕昆新1军,龙天武新3军,李涛新6军,郑庭笈49军,刘玉章52军,以及向凤武71军。另外还有4个独立旅,总兵力15万人。

但是,蒋氏越级指挥命廖耀湘组建“西进兵团”驰援锦州时,廖耀湘留了一手,把刘玉章52军近3万人留在营口附近。此举明显的是留了条退路,一旦驰援锦州出现危机,随时准备退往营口。

人算不如天算,廖耀湘的犹豫不决葬送了自己,而刘玉章孤注一掷得以逃生。

能够在林总的东野百万大军中逃出,足够52军军长刘玉章吹嘘后半辈子。尽管,从营口逃走的只不过是52军军部和25师1万余人。但是,林总为什么让营口成为东北战场的一个漏洞呢?

辽沈战役深度解析,辽沈战役国军有机会打赢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