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一粒尘埃,落到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你我都是普通人,想要立于天地之间,撑起一个家庭,真的太难了。
但是再苦再难,都要撑下去,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是人呢?
元朝末年的刘伯温,虽然考上了进士,但是到处兵荒马乱,他仍旧无法过上像样的生活。于是乎,他在田间躬耕,还写下了《郁离子》一书。
之后,他名声在外,成为了朱元璋的谋士,明朝的开国元勋。
难,是暂时的,是需要用智慧去面对的。从刘伯温书中的三个故事里,可以看到困难的另一面。
01
生活太难,是翻身的机会未到,需要厚积薄发。
有个叫郁离子的人,把家里的千里马,送到皇宫,但是皇宫里的人认为,这是普通的马,不予接纳。
郁离子很伤心。
他的朋友南宫子劝说:“弗鸣则已,鸣必有戾。”
意思是说,还好你没有把马送出去,否则要遭罪啊。就像凤凰一样,在无知的人面前鸣叫,结果被当成怪鸟,被人扑*,拔掉了羽毛。
刘伯温就是千里马,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他的老师点赞“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但是他很长时间没有遇到伯乐。
被尘埃掩盖的人生,只能默默忍受,持续学习。这就是刘伯温的智慧。正因为这样,他等来了朱元璋这个伯乐。
当一个人生活很难的时候,也许是机遇不到,也许是能力不足。此时的你,不要灰心丧气,多读一点书,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生命有了厚度,再去做什么,就容易多了。
思想家歌德,在成功之后,这样回忆自己的人生:“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那一个月过的是舒服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所有的幸福,都是辛苦的劳动换来的;所有的舒服背后,都有人在忍辱负重。
此一时,彼一时。此时太难,那就慢慢蓄力,等待彼时花开吧。这样想来,就能迎难而上了。
02
生活太难,也许是把日子过反了,改变方向就好了。
汪罔国的人很高大,他们的小腿就有一丈长,借用身体的优势,能够抓到野兽,当成食物。
野兽们发现了他们的优势,于是匍匐着走路。汪罔国的人都不能弯腰,因而看着野兽逃走,饥肠辘辘。
僬侥国的人很矮小,脚只有三寸,因此只能抓到蝉,用来充饥。
蝉发现了他们的优势,于是展翅高飞,不停留在低矮的地方。僬侥国的人没有了食物来源,饿得不行。
两个国家的人,找到女娲去诉苦,埋怨女娲造人的时候,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女娲说:“长则用其长,短则人用其短;是在女矣,非吾所能与也。”
长短都有用处,这是你们的智慧,不是我能给予的。
是啊,为什么两个国家的人不反向行动呢?野兽匍匐前行,适合矮人捕捉;蝉要高飞,适合高人捕捉。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固执,认识到了一件事,决定了一个方向,然后就再也不能变通了,从而陷入了困难之中。
就像一个人,爱上了一个有家庭的人,但是一直不放手,苦苦哀求。最后自己很失望,觉得生活很苦。
就像一个有钱的人,发现自己比邻居家的财富少很多,因此闷闷不乐。当他使劲折腾钱的时候,反而亏损了,于是更加痛苦了。
就像一个有家庭的人,发现孩子读书成绩不太好,于是流着眼泪,劝说孩子读书。但是孩子只是喜欢篮球,不喜欢书。于是,这一家人都很痛苦。
说实话,一个人不是遭遇了天灾,当下的日子是过得去的,很苦的人,多半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享受当下。
汪涵说: “只有你找到了真正喜欢的事情,才能摆脱随波逐流带来的焦虑与迷茫。”
寻找正确的方向,并且及时调整自己,困难就逆转了,变成了“轻松自如”。
03
生活太难,多半是你太善良了,只要带上锋芒就好了。
楚国有一个人,遇到蛇蝎,就一定要灭掉。另外一个人,遇到蛇蝎,就非常宽容。
有人问:“这两个人,谁对了?”
郁离子说:“还是灭掉蛇蝎为好。从前,孙叔敖遇到两头蛇,就毫不犹豫灭掉了。并且母亲也赞同他的做法,乡亲们都感激他的德行。”
刘伯温说:“见恶物而曲为之容,私于其身为之,而不顾其为人之害,其操心心之不仁可见。”
做人要分清善恶,不要收留恶毒的东西,别等恶毒的东西伤害人了,才认识其危害。这样做,是不仁义的。
如果一个人盲目纵容小人,那么小人就会变本加厉地伤害你;如果坚持给人钱财,会纵容对方的“好吃懒做”。
记住,你要善良,但是善良之中,要长出锋芒来。
帮助恶人,这是善恶不分,害人害己。这样的做法,怎么会不难受呢?
比方说,家里有一个兄弟,游手好闲。你给他很多钱,还帮他建立果园,但是他不去管理,吃掉了老本,又向你要钱。你就为难了。只有狠心拒绝,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幸福”。
人心不狠,事情不顺。学会狠心,你的情感薄凉了,但是你的生活却变好了。
04
生活中没有可怕的东西,只有应去了解的东西。
生活太难,一方面是钱财太少,另一方面是认知不够。
如果你深度认识生活,寻找生活的苦乐,并且选择对的方向去行动,很快就能走出困顿。
很多人以为,需要通过高收入来治愈自己,其实不是的,学会顺其自然,知足常乐,更加重要。
别内耗,别着急,别心软,别停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