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和晏几道这一对父子,同是“婉约派”代表人物,词作对后世都有着巨大影响力。但词作风格迥异,父亲词风是一派富贵雍容气度,儿子笔下则写尽人间深情,且哀婉沉痛、令人心碎。两人的人生境遇、性格表现,更是反差极大。只不过,唯有一品质一脉相承,显示着他们血脉相连的父子关系。
丞相大佬对“痴”儿子晏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北宋大佬。他文采风流,被称之为是“婉约派”鼻祖。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好一种闲雅,又带一点哲思。《珠玉词》词作如其名,如珠如玉,也恰恰符合晏殊富贵君子形象。词风清丽温婉、含蓄圆融。
而除了擅长词赋外,晏殊还有出色的政治才能。他辅佐宋真宗和宋仁宗两朝皇帝,治理国家。对外平叛乱,对内理政局,政绩卓著。
而且,在教育方面,造福一方,更为人称道。晏殊在地方任职时,重设官学和书院。所谓“天下学废,兴自公始”,就是赞扬晏殊这方面的贡献。
但晏殊死后,儿子们没能继承父亲在官场上的辉煌,晏家风光不再。
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也是词坛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文名不弱于父亲,词作的文学性,甚至青出于蓝。
后世对晏几道的词作评价也很高。清陈廷焯评晏几道的词,是“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右”即高过的意思)
尽管词作备受推崇,但晏几道的人生境遇却远不及父亲晏殊。一生贫困、仕途多舛,最多也就做个贫苦小官。神宗年间,还曾因变法被无辜牵连,坐了一场冤枉牢。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我认为,晏几道的际遇与父亲差别巨大的原因,正是性格。晏殊性格平和,注重规矩。所以平步青云,在官场如鱼得水。而晏几道的性格,则较为极端,喜怒哀乐表达得都很直接。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典故,很能说明问题。当时正当权的苏轼听闻晏几道的词名,想要接见他。晏几道果断拒绝了,甚至还是用一些看似傲慢的言辞。
晏几道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性。也许是对于高高在上的权力的厌恶,也许是对于苏轼本身缺乏好感。但可以在落魄潦倒时,轻易把机会踩在脚底,恰恰体现出晏几道率直任性的性格特点。
晏几道的好友黄庭坚曾用四个“痴”字来形容他。似抑实扬,其实说的是晏几道的孤傲、清高、纯真和善良。
晏几道的“痴”,造就了婉约词巅峰晏几道的性格特点在官场上不吃香,但在词作上,却变成了一种天然的优势。率真的表达方式,以及纯真的痴情,让他的词作具备了独一无二的魅力。
因为“真”、“痴”二字,让晏几道的《小山词》,超过了众多前辈,甚至是他的父亲晏殊,成为婉约词的巅峰之作。
在他之前,柳永的词作温柔旖旎,但略显低俗,因此被人所诟病。晏殊的词作典雅堂皇,但高雅有余,亲近不足。当时其余婉约词派作者,更是盲目追求华丽词藻,缺乏真情。
同样是写婉约词,晏几道将婉约词写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这阙词是晏几道最有名的一阙。表面写的是与歌女的悲欢离合,其实同时也在叙述他的郁闷与失意。见惯了世态炎凉,尤其珍惜,越发深情。
淡淡的一句,婉转曲折,柔肠百转,道尽人生心酸。真当得上“语短情长、语淡情深”八个字。
《珠玉词》词作与晏殊富贵君子形象吻合,但晏几道的词集《小山词》,名字与晏几道词风却不甚相同。晏几道自号小山,学界推测与他的志向有关。据考,应出自淮南小山典故,有退隐山林、超脱世俗之意。
一脉相承的正直与傲气晏殊和晏几道这两父子,尽管词作风格和政治理想千差万别,但有一样东西是一脉相承的,就是他们正直的品格。
奸相蔡京重阳节求词作,晏几道一句好听的没有,反而用“九月悲秋不到心”,讽刺权臣只知享乐,不顾百姓。
而晏殊的诚实故事更是流传甚广。想当年,14岁的晏殊考试,发现是做过的题,就主动打报告,要求换题目重做。其实,不只是正直,这也是一种源于自信的傲气。
于是乎,晏几道的孤高狂放之气,原来在他老爹身上,还是找到了源头。
小结:这样一对有反差、有传承的父子,又都才华盖世,是诗词之幸;对于读词作的我们来说,更是幸事。说到底,你更偏爱富贵宰相晏殊,还是他的儿子,痴心又深情的晏几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