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最感人的部分,要属孩子对父母的付出和浓得化不开的爱。在一般人眼里,“孩子”这个词是和“不懂事”划等号的、需要被教育的。但在本书作者笔下,一个个孩子拥有高贵的品质、神圣的灵魂。
不管是《费鲁乔的血》中,为了保护奶奶的生命安全,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费鲁乔;还是《万里寻母记》里,年仅14岁的马尔可万里寻母的故事;还是安利柯和姐姐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主动提出要为父母分忧……
这些故事和美好的细节无一不体现着孩子对父母的爱。
就像作者在书中写道“孩子们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即使他什么也不做,只要他懂事有礼貌,人们就有理由喜欢他”。但内心真正柔软的孩子,一举一动永远带着善意与爱。
除了学习,孩子们还能做点什么?
经常有父母对孩子说,你只需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都不用你管。我不由想问一句,孩子只是吃饱穿暖可以了吗?只管学习就行了吗?孩子的需求和价值仅仅如此而已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初一的女孩,在一场名为“我的用途”的讨论中,写了满纸的“学习”二字。当老师引导说“你除了是一个学生,要好好学习之外,你能为家庭做什么?能为社会做什么?能为班级做什么?”
女孩的一句话,噎得老师半天说不上话“我爸说了,我只管学习就行!”这就是我们要的“教育”吗?我们的教育,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习机器”吗?
真正的爱孩子就是要舍得用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中会感受到太多的无力感,如果家长加以引导,帮助孩子获得价值感和掌控感,培养健康的自我效能感,那么这个孩子的快乐指数会直线上升。只有学习成绩好,不代表你就是个完整、健康的人。
《正面管教》里说,衡量有效教养的标准之一,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从这本书中,能看到太多让人惊讶的孩子,做了太多让大人都未必能做到的事。他们渴望和家庭、父母、社会有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希望做更多能体验到自己力量的事情。也是正面管教倡导的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之一:我能行!
在《爱的教育》中,救人小英雄平诺特;做爸爸的陪护人的西西洛;在海难中把生的希望留给女孩,自己却葬身大海的马利奥……这一群善良有爱的好孩子,让大人都禁不住连连称赞。

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关于小孩的“打油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这首诗诙谐幽默,又带着教育者特有的观察。如果不是对孩子有深入了解和认识,一定写不出这样短小精悍、幽默又发人深思的诗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男孩父母早逝,与妹妹相依为命。然而妹妹染上重病,不输血就会死去。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但他的血型和妹妹相符。
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输血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只是向着妹妹微笑。
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原来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
医生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孩子的纯真无私、圣洁的灵魂往往也能洗涤成人的灵魂上的灰尘。
愿我们都能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知道该如何正确地把爱的讯息,准确无误地传达到孩子的心里。当孩子拥有感恩、良好人际关系、尊师重教、能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父母多鼓励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和各项决策决策,不把孩子当孩子看,给孩子机会体会“我很能干”的感觉,想不优秀都难!
2020年,咱们做父母的,好好工作,健康活着,不让孩子像卡隆一样过早承受父母离世之苦,让我们一起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如果您觉得有收获,欢迎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如果你有养娃困惑,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私信我也可以哒!
后记: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无数次眼泪决堤!被这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被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感动着、冲击着,作者用时十年打造的精品,值得被每个人看见!
#今日互动话题#
今天孩子说了什么有意思的话?赶紧记录下来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