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他乡遇故知,两个出身相同、背景相似、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在陌生的异地偶遇,让孤身在外经年的许广平心中泛起波澜再正常不过。
很快两人就进入了恋爱关系。
在许广平心中,李小辉“热情,任侠,豪爽,廉洁,聪明,好学”,满满的溢美之词。
热情的恋人,甜美的初恋,可惜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
拆散这对情侣的不是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而是难以抵抗的病魔。
在天津北京求学期间,许广平有位亲密的“闺蜜”叫常瑞麟,许广平经常在常家小住,和她的两个妹妹关系也是很好。
1923年的冬天,常家小妹生了病,许广平天性善良又有古人之风,立刻衣不解带地照顾起病人。
但不久之后,她也病倒了,生病期间,恋人李小辉常来看她,为她带去礼物和药物,安慰她,照顾她。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医院病房
可许广平的病却越来越重,直到住院检查她才知道自己竟然得了当时相当棘手的传染病——猩红热。
经过手术治疗,许广平渐渐好转,这时她才发现恋人李小辉竟然许久不见人影。
她向来探病的亲友们询问,每个人都含糊其辞,直到一天李小辉的妹妹说漏了嘴,她才知道李小辉竟然也感染了猩红热,且已经去世。
恋人横死,已然是人间惨剧,善良的许广平还总觉得他生病的原因,自己也有责任。
晚年的回忆录中,许广平曾经沉痛地写道:
“只差半年就要毕业的辉,与世长辞了!刚刚走到人生旅途的头一步,就突然地倒下了……”
“一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猩红热……更不知道要回避见人,可是为了这缘故,回来探病而传染着了……”
通过这晚年还不能释怀的笔记,可知在得悉真相时许广平的悲痛。
甚至在李小辉已经死去18年之后,许广平写的纪念文依然有刻骨伤痛。
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到了第18 年纪念的今天,也许辉的家里早已忘了他吧……”
“然而每到此时此际,怆痛就像那骨节酸痛者遇到节气一样,自然会敏感到、记忆到的,因为他曾经摧毁了一个处女纯净的心……”
失去心爱之人的许广平把精力更多投入到了学习,她在北平女师大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并不知道自己与命运之人的相遇就在不远处。
不开玩笑地说,那些在民国蜚声文坛的名家大手们,大概有80%都是“渣男”。
从表面看,鲁迅即使不是渣男,也是渣男之友(他的亲友或宿敌中确实渣男者众),原配一生孤苦,君不*伯仁,但伯仁终因君而死。
可细究起来,这却是故事中所有人共同的悲剧。
鲁迅的婚姻是由母亲包办,他那时虽然还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但已经对传统思想和习俗深恶痛绝。
鲁迅和原配朱安
但侍母甚孝的鲁迅也做不到违抗母命。所以他不逃婚也不妥协,和原配朱安做了一辈子名义夫妻,整个青年时代都活得像个苦行僧。
直到他人已中年,遇到了许广平。
初遇许广平的鲁迅,已经42岁,足足比许广平大17岁。那时候他已成为白话文运动的巨匠,受邀到北平女师大讲课。
对于和鲁迅的第一次见面,许广平也印象深刻。
“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
仿佛诗一样的语言,记录着25岁的许广平见到42岁鲁迅时的冲击和心动。
这样的悸动确实能用情人眼里出西施来解读,毕竟鲁迅虽然作为文学大师被人崇拜,但外表确实没有多少男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