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之战三国志,三国志张辽传逍遥津之战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2 17:25:09

今天起,本号添加“静读春秋”与“静读经典”两个专栏,并邀请到精通文史、经典名著,解读文字幽默风趣的作者千秋远入驻,希望朋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

本文作者:千秋远

逍遥津之战三国志,三国志张辽传逍遥津之战(1)

在2020年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中,中华男儿以血肉之躯强撄日寇入侵的场面,令观者无不泪目。

但其实,在1800年前的中华大地上,也曾有过一个“八百”的故事,读来同样荡气回肠!它就是张辽缔造的封神之战——逍遥津之战。

逍遥津之战三国志,三国志张辽传逍遥津之战(2)

空虚的逍遥津

公元215年,习惯防守反击的东吴第一古惑仔孙权决定主动进攻,北上拿下合肥。

对于这一趟出征,孙权是志在必得,因为他这一趟带了10万人,而此时曹操在合肥一带的兵力就太单薄了——只有七千人!

这么点人守前线,曹操也是不得已,因为他的大部队这时候正在汉中打张鲁。至于为啥打张鲁,原因也简单——刘备打不着,孙权打不动,普天之下,也就张鲁这颗柿子比较好捏了。所以,曹老板把合肥大区托付给了三个人:张辽、李典、乐进。

而且,此时的合肥不但兵力空虚,它人力也空虚,这都是曹老板自己做的“好事”:公元213年,曹、孙两家在濡须口曾经大战一场,结果却谁也没占到便宜,曹操无奈选择了撤军,顺带把当地百姓都给强行撤走——在乱世,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嘛!可这么一来,当地的百姓反而大批南逃。这“一撤一逃”之后,除了合肥以南的皖城,合肥就几乎成了一座孤城!

正是这些因素的叠加,孙权相信自己一定能拿下合肥,进而挺进中原、打倒曹老头!

逍遥津之战三国志,三国志张辽传逍遥津之战(3)

平推合肥

所谓“大帝出征,寸草不生”,孙权气势汹汹的北伐,在开始阶段,还是很有效果的,他的大军轻松拿下了南边的皖城,在鲁肃、凌统、吕蒙、甘宁等名将的围殴下,守将朱光很快就被打跪了。

“向前进,前面就是合肥!”初尝胜利果实的孙权意气风发,此刻的他,完全相信自己能平推合肥。

眼看东吴大军浩浩荡荡*向合肥,守城的张辽、李典、乐进却有点懵,不光因为自己兵力少,更因为他们唯一的希望此刻怎么看都是个笑话——曹操曾留下一个“锦囊妙计”,要求“贼至乃发”,可当他们几个打开之后,这妙计却是这么写的:张辽、李典出击,乐进守城。

看完锦囊的三人一下子傻眼了:这是哪门子的妙计?这分明是教我们怎么送人头嘛!

看完这封信,张辽突然明白了曹老大的意思:小弟们,谁也别想靠,关键时刻一切靠自己!

逍遥津之战三国志,三国志张辽传逍遥津之战(4)

突袭孙权

想明白一切的张辽,突然开口说话了:老大的意思,我明白了,他是让我们趁着对方立足不稳,突袭孙权!

我们客观的说,这真是曹操锦囊妙计的意思吗?当然不是,这就张辽自己打的小九九!可为了威慑力和权威性,他必须说,这就是曹老大的意思!

既然决策已定,那就开始行动:当夜,张辽从七千人中募集了八百人,充当敢死队。

让人敢死,总得有点甜头吧?张辽也舍得本钱,他*牛宰羊、拿出美酒犒赏这些小弟。

千年以还,我们很难想象这八百人到底是何等心境,他们吃着一辈子也难吃上的牛肉,喝着可能是自己这辈子的最后一碗酒,顾不得自己是谁的父亲、谁的儿子、谁的丈夫,但可以想象他们血红的眼睛燃烧着过剩的荷尔蒙。

当天空吐白,张辽带着这些吃饱喝足的勇士,突然冲出围城,*向孙权的中军大营。

不得不说,张辽是真猛,他一路砍*而来,先后斩*了两名吴将和几十个士兵,一路势不可挡的冲向孙权。

看到这阵仗,孙权懵了——在战场之上,他毕竟不是孙坚,也不是孙策,关键时刻,他没有选择拎刀子和张辽对砍,而是选择了后撤,他一路撤退到了一处陡坡高地,才算止住退步。

但这就安全了吗?并没有,因为张辽和他的八百勇士仍然在向陡坡冲锋,一边冲,还一边挑衅孙权:小子,有本事下来打啊!而被挑衅的孙权,居然怂了(辽斥权下战,权不敢动)。

不过,站在高处的孙权也算看清楚了:张辽再能蹦跶,带来的也就不到一千人而已。既然只有这点人马,来了,就别想走!孙权命令吴军把魏军团团围困,一个都不许放走!

孙权的想法很美好,可现实却很残酷:当这八百人不要命的时候,他们真能爆发出超人的能量。张辽越打越兴奋,甚至高喊:我们就是要人少欺负人多!

可是,东吴毕竟人多,随着增援部队的不断赶到,张辽也觉得差不多了,这次已经赚大发了,不能过于贪婪,他决定突围回城。

在这八百勇士之中,张辽和他的几十个亲兵无疑是战斗力最高的存在,他们很快就在魏军包围圈中打开一个缺口,突阵而出。而就在张辽准备跑路的时候,背后却传来一个声音:老大,你就这么走了,不要小弟了吗?

听到这个声音,张辽突然停了下来:如果放任不管,他们肯定会都死在这里,这样一来,对魏军的士气打击也很大啊!这种事,不能做!

想到这儿,张辽和他的亲兵一声大喊,再次*回战阵。

这一把操作,可把吴军看愣了:这些魏军是真的不要命啊!

而眼看张辽回救,被围困的魏军也爆发出了更强的求生欲和战斗力,这样一来,本就士气低落的吴军更加不堪了。

终于,吴军崩溃了,他们不再阻拦张辽和他的敢死队员,任由他们会和,然后突围而去。

这一场突袭战,东吴猛将陈武战死,宋谦、徐盛也都各自负伤。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徐盛,这位“江表虎臣”连长矛都被打落在地。可以说,这一战,所谓东吴虎臣的脸,被打得啪啪有声。

逍遥津之战三国志,三国志张辽传逍遥津之战(5)

再战逍遥津

经此一战,东吴大军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准备继续和张辽僵持,可是有了之前一战留下的阴影,东吴大军日夜提心吊胆,生怕魏军再冲出一支不要命的敢死队。

而更要命的是,十来天之后,吴军之中开始出现了瘟疫的迹象。这仗还怎么打?孙权那颗踌躇满志的心,突然疲累了,他决定撤军!

十万大军该怎么撤退呢?当然是“长官先走”,可是,孙权这一次却突然想发扬风格,具体来讲,就是——小弟们先走,老大我给你们殿后!

接到撤军命令之后,东吴各大军团陆续开始了撤退,孙权也准备从逍遥津口渡河南撤,而此时的逍遥津北岸只剩下少量东吴部队,包括孙权的一千余名车下虎士,以及吕蒙、蒋钦、凌统、甘宁4支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这些人都堪称东吴的精锐。然而,他们的悲歌很快就要奏响,因为张辽看到了他们,或许我们也可以说死神看上了他们。

远远望见吴军动向的张辽,决定“礼送”一下这殿后的吴军:他一面发动大军*向吴军,一面分兵去毁掉逍遥津渡桥,切断他们的退路。

眼看魏军倾巢而出,孙权暗叫一声“糟糕”,赶紧派人去召回吴军,可是逍遥津渡桥很窄,而且大部队都已经过桥而去,此时桥北的吴军反而成了少数派,之前人多都打不过张辽,何况现在人数还少?

在这当口,负责鸣金敲锣的传令兵更懵:他翘起了紧急撤堆的锣声!这么一来,本就没啥士气的吴军更是乱成一团糟。

关键时刻,还是甘宁有想法,他一面搭弓射箭,阻止魏军临近,一面怒斥传令兵:不想活了吧你,给我敲鼓进击!经甘宁这一嗓子,传令兵才把撤退的锣声改成了进击的鼓声!

吴军这才反应过来,开始对魏军反击。吕蒙、凌统、甘宁、蒋钦各自组织亲兵,拼死抵抗,这才勉强挡住了张辽的攻势。

一看这形势,孙权果断决定不再添乱,自己先撤。可是,当孙权到达逍遥津渡口的时候,又出问题了——逍遥津渡桥已经被魏军破坏了,渡桥中间有一丈多的地方没有桥板。

怎么办?总不能游过去吧?

这时候,孙权的牙将谷利出了个“好主意”:老大,您的马好,完全可以跳过去!他让孙权持著马鞍,然后让马后退,再飞纵向前,而谷利在后面用鞭抽马,以助马势,结果这马还真的创造奇迹,一跃而过。

眼看老大已然脱困,其余吴军也开始准备脱困,这其中吕蒙、甘宁、蒋钦的脱困方法未知——没人记载,大概率是绕道而逃了。值得一提的是凌统,这哥们最死硬,率领亲卫族众三百人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最后身边的小伙伴们几乎都死绝了,自己也多处受伤,他心一横,翻身跳入河中,潜泳过河得以脱险。

逍遥津之战三国志,三国志张辽传逍遥津之战(6)

后记

逍遥津之战至此告一段落。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多次交锋,但张辽其实并不认识孙权,张辽后来询问东吴降兵,才知道那个紫色胡子最后殿后的就是孙权。张辽一听,也是后悔不迭:早知道先抓他了!

历经两次大败,孙权和吴军仓促后撤,再也不敢恋战,至于向张辽复仇,短时间内是根本没有想法。甚至于,在东吴,张辽几乎成了恶魔的代名词——“可止小儿夜啼”!

不过,孙权也不必遗憾:身处逆境,他总能创造奇迹;而在顺境中,他几乎总是“巨大优势不胜男”!他这一生,就是这么奇妙!

本文作者:千秋远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