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是第一次全欧大战,其残酷程度远胜以往
粮食短缺造成的后果还包括瘟疫的盛行。由于缺少粮食,许多人无法摄入足够的粮食,到了17世纪,欧洲的人均身高比中世纪暖期时低了2~4厘米。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人体免疫力的下降,病菌更容易侵入人体,在17世纪40年代,这个最糟糕的10年中,饥荒发生了11次,爆发了3场大规模瘟疫,人口直接减少了上千万。
这次寒冷期并未在40年代就结束,一直到1700年,严寒依旧侵袭着欧洲,似乎是想要给欧洲各国一次致命的打击。
▲小冰期时期,冻住的河流往往成为人们的活动场所
然而情况发生了转变,受寒冷长期折磨的欧洲人,找到了新的出路。
改变首先发生在当时资本经济最为繁荣的荷兰。在17世纪以前,欧洲的粮食作物延续了古罗马时代种植小麦的传统,荷兰人也不例外。当气候转寒,不耐寒的小麦开始减产,长期以来从事小麦贸易的荷兰人开始头疼了起来,为了利润,他们抛弃了单一的小麦种植,开始尝试各种新的作物,比如更加耐寒的芜菁、荞麦以及几十年前才从美洲引进的新作物————土豆。
▲1601年欧洲人画笔下的土豆,当时土豆还未在欧洲推广种植
这种尝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新作物的试种和多样化种植,使得荷兰人立刻就得到了稳定充足的粮食供给,甚至还能腾出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来进行贸易。
彼时正在英国进行轰轰烈烈的圈地行动的大地主,看到荷兰人的成功之后,立刻也对其进行了效仿。
这两个国家的农业革命,使他们安稳度过了小冰期最寒冷的岁月,而其他没跟上脚步的国家,诸如法国、德国、爱尔兰等都在1690s遭遇了大饥荒,法国在其中损失了超过10%的人口。
不过到了18世纪,各国都反应过来,开始进行农业革命,而这使得欧洲人口得到了更大的解放,更多的人能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其他行业中,而这极大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小冰期下的清朝明朝灭亡之后,新建立的清朝并没有摆脱掉小冰期,实际上小冰期最严寒的时候是17世纪后半叶,在90年代达到了峰值,然而清朝成功挺过了这次寒冬,还开启了康乾盛世——这其中原因是什么?
▲乾隆时期绘制的《姑苏繁华图》,描绘了当时苏州的繁华景象
不像欧洲,在17世纪时,甘薯和玉米在中国还未普及开来,直到乾隆时期,甘薯和玉米才算真正的普及,在这之前,只有甘薯在东南方地区作为救灾粮食成一定规模,很显然,这并不是清初顺利挺过小冰期的原因。
清初能熬过小冰期的真正原因,在于可开垦耕地的富裕与人口的稀少。
有观点认为,明末清初的天灾和战争使得人口跌下1亿大关,耕地抛荒率达60%,大片的土地处于待开发的状态,清统治者也大力支持开荒行动,顺治六年(1649年)颁布《垦荒令》,康熙即位后也继续推行各项鼓励性垦殖政策,而这些政策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到康熙四十六年,“以闽省荡平二十余年,民人具已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