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一般就是要看他们在面临相当的窘境之时的态度,如果他对于将有可能遭受极大地危害而仍旧临危不惧,面不改色,那么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很沉稳的人了。
在我国的古代,那些正人君子都讲究含威不怒,喜怒不形于色等等作风,白居易就曾经自称脸上没有了忧喜之色。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东晋非常有名的一位宰相谢安以自己仅有的八万军马阻击前秦的百万大军却仍旧毫无惧色,保持着异于常人的镇定自若,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东晋名士谢安,可是江左风流人物的代表,对,就是影视剧《琅琊榜》里的"江左梅郎"那个江左之地,相貌不输胡歌演得那种闲适疏阔之美,往哪一站一坐,都是一幅山水画。
他隐居二十载,一出山,随便搞搞就搞定权势滔天的桓温,安排侄儿创下号称史上最强战力的北府军,打赢南北朝大决战的淝水之战,也留下了东山再起的成语和佳话。
历史名士包括李白,都羡慕谢安的内圣外王、文治武功、人生至境,而他那种以天地为棋、超凡入圣的表现,也诠释了什么叫风流。
通读他的故事,从中看到了不同一般的本心力量。
他遇事不骄不躁,气定神闲,在我国历史上成为了不朽的传奇,谢安之名也由比而引人常常提起,当然了,谢安的名气还是始于一场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
公元376年,孝武帝开始亲政,谢安晋升为宰相,骠骑将军并录尚书事。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但谢安丝毫没有专权乱政、颠覆皇室的邪念,而是尽心竭力治理国家,使朝廷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这时北方的前秦强盛,东晋边境忧患重重。谢安命弟谢石及侄谢玄率兵征讨,多次打败秦军。
公元383年,秦王苻坚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亲率87万大军进攻东晋,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内外一片惊慌,有的主张逃跑,有的主张投降,只有谢安坚决主张迎战。
前秦号称百万大军从长安出发挥师南下,一路上是尘土冲天,旌旗蔽日,意欲一举吞并东晋这个小王朝,他在黄河边用马鞭指着黄河向部下笑着说道:我军现在将马鞭投入到黄河之中,就可以将黄河堵住使其断流,足见前秦军的势气之锐,态度之傲!
东晋王朝显然要面临的是一个劲敌,作为战争中核心阶层的人物谢安并没有直接与强劲的敌军交战,他的侄子谢玄心中则是一直显得忐忑不安,谢玄不知道晋军究竟能不能战胜那强劲的前秦军队,也不知道要采用什么策略来对付前秦军队。谢玄临行之前向特地地的谢安询问计策,而谢安则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一切我都已经安排好了。"随后便绝口不再提及军事。
不久,谢安亲自驾车来到谢玄的府宅,并且还邀请了许多的好朋友一同前往。没想到这谢安竟然想谢玄以府宅当作赌注与自己下盘围棋。平日里,这谢安的棋艺并不如谢玄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由于谢玄的心中总是惴惴不安,一直在冥想着如何才能成功地击败前秦的军队,这时候心乱如麻的谢玄自然也就输给了那关键时候却仍旧显现出一副气定神闲的谢安。
谢安等到谢玄镇定了下来,便私下对谢玄说,"秦军虽然势众,也不过是从各地征调的乌合之众,怎么会是你北府兵的对手呢?只要你这位前锋统帅镇定下来,以你的谋略和谨慎、果敢,加上北府兵的强悍攻击力,抓住机会迅速出击,击溃秦军是必然的。然后一鼓作气趁势追击,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打得秦军一溃千里!则大功成亦。"
谢玄一听立刻醒悟,便胸有成竹的走了。但镇守荆州的车骑将军兼南蛮校尉桓冲却非常忧虑,并请求派兵支援京师,谢安让他防备好西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