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几句令人耳熟能详的诗来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他在离开康桥时所作。但徐志摩对人生挥别时可没有挥别康桥时的平淡,反而是在众人的心中重重地砸下了烙印。
一、诗人灵魂的选择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出生了。他的家庭条件十分优渥,徐氏一族世代经商,积累了许多的财富,其父徐申如也是清末民初时期有名的实业家,早年时就已继承了祖辈的产业开始经营徐裕丰酱园,后合股创办了硖石的第一家钱庄,一跃而成硖石首富。
除了优渥的家庭条件,徐志摩的亲戚中也不乏知名人士,例如沈钧儒、金庸、琼瑶等,想必这也给他无形中建立起了一个独特的家庭文化氛围。九岁时,徐志摩进入学堂读书,并常年占据班级第一的位置。当时的他师从张树森,为他之后的古文打下了严实的基础。
十四岁时,徐志摩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并在这里发表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1917年,因为他就读的北洋大学法科被并入了北京大学,徐志摩也跟着转入了北大继续研读。在这里他遇上了自己的良师梁启超,对他自己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北方求学的日子里,徐志摩亲身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决心出国谋求一条救国救民的良方,于是在1918年,他便离开北大,动身前往美国。在国外,徐志摩也不忘祖国,常常参加当地留学生组织的爱国活动。
但很快徐志摩就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厌恶,在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下,他再次横渡大洋来到了英国,并进入了康桥大学(也就是现今的剑桥大学)。这里浓厚的浪漫主义氛围整日熏陶着他,徐志摩在与各界人士的交往中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东西,在雪莱和拜伦的影响下,他走上了诗人的道路。
三段爱情徐志摩作为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如若将其放到古代,怕也是一代风流名士。而就像是约定俗成一般,诗人多风流,多情甚至滥情之人无数,徐志摩的情感便仿佛循了这个"旧例",一生中与三个女人有着情感的纠缠。
1915年时,社会上各种思潮都在发生着碰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自由恋爱激烈冲突着,而刚刚十八岁的徐志摩,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听从家庭的安排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的女儿张幼仪结为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