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条约割让领土,凡尔赛条约在哪个会议上签订的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28 01:31:16

▲1878年后,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领土缩水

除此之外,英、法、意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埃及、利比亚等地。

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进一步缩水。

到一战前,原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内出现了6个独立国家,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依然有领土。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已经缩水到只剩下不到200万平方公里。

其中,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还生活着100多万的希腊人。希腊则希望肢解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恢复东罗马帝国的荣耀。

凡尔赛条约割让领土,凡尔赛条约在哪个会议上签订的(13)

▲大希腊计划

希腊的主要支持者是俄国。因此,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矛盾最为尖锐。

一战前,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阵营。

1914年7月,一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在北非战场和西亚战场都遭到英国远征军的沉重打击,丧失了对北非、西亚的控制。

凡尔赛条约割让领土,凡尔赛条约在哪个会议上签订的(14)

▲一战时期的奥斯曼帝国

此时,民族自决的风潮涌动。民族、宗教关系最为复杂的奥斯曼帝国境内民族独立风起云涌。

为了肢解奥斯曼帝国这个异类(相对于基督教阵营的欧洲),英、法、俄积极支持基督教民族(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和仰伊斯兰教的非土耳其族(主要是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的独立运动。

俄国则积极支持亚美尼亚人的独立运动,并鼓励希腊人占领土耳其海峡。奥斯曼帝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二、肢解异类的条约

1918年11月11日,一战以同盟国阵营失利结束。

为了确定战后的秩序,协约国先与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奥匈帝国解体后分割为两个国家)以及奥斯曼帝国先后签署了条约。

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此后,相继签署了《圣日耳曼条约》(奥地利)和《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确立了战后的欧洲大陆秩序。

凡尔赛条约割让领土,凡尔赛条约在哪个会议上签订的(15)

▲《凡尔赛条约》签署后

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军备被严格限制,不仅失去了所有殖民地,本土还失去了七分之一的领土。

根据《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奥匈帝国至此解体。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土地缩水三分之二。

凡尔赛条约割让领土,凡尔赛条约在哪个会议上签订的(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