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条约背景,凡尔赛条约大概内容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28 01:35:26

1918年8月至11月间,德国国内动荡加剧,11月9日首都柏林发生“十一月革命”,社会民主党领袖菲利普·谢德曼宣布建立共和国,宰相马克西米利安为了维持国内稳定,宣布废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与普鲁士国王封号,两日后,仍有强大军力的德国向法国求和,双方签订康边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结束了。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会议讨论战争后的相关事宜,经过长达7个月的谈判后,各国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签署《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也称《凡尔赛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可仅过了20年,比一战规模更大也更惨烈的二战就爆发了。其实就在条约签订当天,就有人预言德国必将复仇,为什么会如此,只有看下这条约上都写了啥就明白了。

凡尔赛条约背景,凡尔赛条约大概内容(1)

《凡尔赛条约》英文版封面

讲条约内容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条约签订的背景。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镜厅正式举行。来自38个国家的70名代表参与了谈判。当然,战败国如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是没有参会资格的。俄国因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也被排除在谈判之外。谈判由五个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十人委员会主导,谈判过程中日本的意见一再遭到忽视,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现里耶卡)的领土要求被拒绝,因此两国相继退出了谈判。最终的谈判由英法美三国政府首脑即法国总理克莱蒙梭、英国首相戴维、美国总统威尔逊把持。因为各国谈判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每个决定都是在“美国式理想主义和欧洲式偏执狂之间的脆弱妥协”后才能达成。下面来讲下这三个国家谈判的基本态度。

凡尔赛条约背景,凡尔赛条约大概内容(2)

由左至右,英国戴维·劳合·乔治、意大利维托里奥·奥兰多、法国乔治·克列孟梭,以及美国伍德罗·威尔逊

先说法国,由于一战西线战场绝大部分在法国境内,这使得其损失惨重,500余万军民伤亡,此时法国总人口不过约4100万人,经济损失就更加难以估计。代表主流民意的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认为必须对德国严惩,其主张可以简单归为以下:德国对战争中法国的损失(包括人员、财产等)进行战争赔偿,将其军力削减至不再对法国构成威胁,打压德国军国主义并当众处死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收回普法战争中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建立莱茵兰非军事区,肢解德国,在德国领土上建立多个小国家作为法德之间的缓冲国。德国必须完全放弃海外殖民地,其大部分都要赔偿给法国。同时他还希望签订封锁德国海岸线的秘密条约,以便法国能完全控制德国的出海口。按照这种主张,等待德国的将是灭国命运。

再说英国,尽管英国本土在战争中未遭战火,但其所付出的代价不比法国小,军费开支达100亿英镑,伤亡人数达到300多万,光索姆河一场战役英国就付了60万人的代价,与之对比的是二战,其总伤亡不过约30万人。因此英国国内民意与法国基本相同,都是希望严惩德国。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虽然支持这种民意,但在具体措施上较法国为轻。当然这不是戴维大发善心,而是他觉得一旦法国提出的条件全都得到满足,其就会成为欧陆的超级强国并破坏欧陆均势,这和英国“大陆均衡”的传统政策相悖。同时戴维清醒的意识到过于苛刻的条件会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心理,这对争取长期的和平局面不利。另外德国还是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过分削弱德国的经济同样会使英国经济受损。他的主张可归为如下几点:德国海外殖民地中位置好的优先赔偿给英国以保证英国的海上霸权,削弱德国军力至较低水平,德国进行战争赔偿但不可过分以免激起德国的复仇心理,条约签订后各国一起帮助德国重建经济。

最后说美国,美国直到1917年4月才参加一战,伤亡不大,但获得的利益却是最多的。特别是美国在参战前向德国出售众多军事物资,成为其债权国,美国政府倾向于安抚德国以保证德国平等的贸易机会并顺利收回战争债务。在战争结束前,美国威尔逊总统就提出了十四点和平原则,该建议比英法两国的条件都更宽松,同时他极力反对建立秘密条约,例如秘密军事联盟等。不过他也同意德国军力只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其主张与德国相关的有:德国应该保有航行自由和贸易平等的权利,普法战争中被侵占的法国领土应该归还,各国包括德国都应该减持军备,建立国际联盟来保证战后公平的国际秩序。

到了4月底,条约内容基本确定,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德国领土变更。根据条约规定:

根据该条约,德国要失去65000平方公里的领土和近700万的人口,其中复国的波兰就从德国处获取了51800平方公里领土(这也是二战德国先打波兰的原因)。

凡尔赛条约背景,凡尔赛条约大概内容(3)

德国被割让的领土

第二部分为德国殖民地,条约规定德国必须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多哥兰及德属喀麦隆移交法国;卢旺达及乌隆地移交比利时;德属西南非洲移交南非;德属东非移交英国。德属东非莫桑比克北端的基翁加三角地区移交葡萄牙。赤道以北太平洋的所有德国殖民地移交日本,而赤道以南的领土则归澳大利亚(除德属萨摩亚归予新西兰)。

第三部分为德国军事限制,这也是条约重中之重,其对战后德国军队的发展状况做出了详细和复杂的限制,旨在保证其永远处于防御规模水平。根据条约规定:

作为传统军事强国和拥有海陆空超过500万军队的德国来说,条约完全将德国打回了“中世纪”,由于解除武装的军人过多,德国政府无法安置,很多人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其中就有一个下士名叫希特勒。这群人为德国复仇造就了底层基础。

凡尔赛条约背景,凡尔赛条约大概内容(4)

德国工人根据条约要求正在拆解一门重型火炮。

第四部分为战争赔偿,条约规定德国需承担此次战争的全部责任,并要求德国对“德国及其盟国之侵略行为”造成的战争损失和破坏负责,对协约国赔偿2260亿金马克,以黄金、商品、舰船、股票及其他形式进行支付。后减至1320亿德国马克,但也约合330亿美元或220亿英镑,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平均年薪大概600美元,此时德国人口约5500万(去掉割让领土中人口),如果按照美国的年薪计算,所有德国人不吃不喝也要1年才能还上。而此时德国因长期战争,经济早已崩溃,这笔钱等于掏空德国未来50年。当时欧洲众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凡尔赛条约》中所规定的赔款金额过于高昂,极易产生不良后果。但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居然还认为赔偿太少了。也不知道他认可的赔偿金额究竟是怎样的天文数字!

如此严苛的条约德国自然是不同意的,但协约国宣称若德国不签署条约,战争将继续进行。在此压力下,德国政府表示愿意签署,但希望去掉割让德国现有领土和需承担所有战争责任的条款。协约国方则再次施压,回应德国必须接受条约,否则将于24小时内自莱茵河发动进攻。6月23日,德国政府最终让步,表示德国将很快派出代表团签署条约。6月28日,双方在巴黎凡尔赛宫签署《凡尔赛条约》。因美国认为这种完全不把德国当人看的条约只会给欧洲带来更多麻烦,美国国会投票决定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同时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英国虽然也认为条约对德国过于苛责,但总体上还算满意。而法国民意则认为条约对德国过于宽容,因此导致签字的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在随后的大选中黯然下台。

凡尔赛条约背景,凡尔赛条约大概内容(5)

德国代表于镜厅签署《凡尔赛条约》,身前为各协约国代表。

当德国人知道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德国保皇派、极右翼政党和军队将领都开始大肆攻击条约和签订条约的当局政府。而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家、社民党人、共产党人、犹太人被他们视为叛国者,德国本来在战场上已取得优势,正是这些所谓的“十一月罪犯”导致的德国战败。仇恨和不甘心的种子在德国人心中种下,后在纳粹党的培育下生根发芽,待到希特勒一上台,便“顺从民意”撕毁条约,为“德国复仇并洗刷一战耻辱”的二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