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从建文帝时的“靖难之役”到明武宗时的“宁王之乱”,皇族宗室围绕皇位的斗争一直不曾消停。这其中,明英宗和明代宗这一对兄弟更是上演了“二龙同朝”的一幕。
本来已经被软禁多年的英宗,在代宗重病不支的天赐良机下,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一干子老部下的拥戴下,发动了“夺门之变”。这场“无组织无纪律”如同儿戏一般的宫廷政变竟然获得了成功,英宗复辟成功。
上图_ 夺门之变
重新上位后的英宗开始了全面的大清洗,时任兵部尚书的重臣于谦等人被抄家处死,已经重病缠身的代宗遭到软禁,不久就“意外”身亡。英宗更是给予其“郕戾王”的恶谥,仅以亲王的身份草草埋葬,而代宗先前已经夭折的独子朱见济的太子称号也被剥夺。可见既将其污名化处理,更是否认了其皇帝身份,可谓是彻底的“去代宗化”。
而顺理成章的是,在代宗一朝被废除了太子之位的朱见深,又被重新上位的老爸恢复了太子的地位,并在英宗驾崩后,继位称帝,这就是明宪宗。
而有意思的是,宪宗上台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开展了平反工作,不仅于谦等冤死的大臣被平反,那位废了自己太子位子的亲叔叔代宗也被恢复了帝位,并被追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并重新为其按照帝陵的规格修整陵墓。
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朱见深要为自己的叔叔平反呢?
上图_ 朱祁钰(1428年—1457年),即明代宗
- 明代宗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的
代宗匆匆上位之时可谓是面临着一个烂摊子,数十万明军主力刚刚在土木堡遭受毁灭性打击,明英宗也不幸成为大明王朝空前绝后的兵败被俘的皇帝“第一人”。而瓦剌大军乘势南下直逼北京,朝中上下士气空前低落,甚至不少重臣都在鼓动南逃陪都南京避难······可以说,代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危受命。
这位意外登上皇位的年轻帝王,却沉着冷静且勇敢坚决,毅然否决了南迁的馊主意,放手启用于谦等才德兼备的“国之栋梁“,积极着手积极应战,有了新君这样强有力的“主心骨”,再加上堪称中流砥柱的于谦,大明上下众志成城,成功了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将瓦剌击败,从而避免了大明“夭折”的危机。
上图_ 北京保卫战地图
使大明脱离险境后,代宗又励精图治,在政治上,积极整顿吏治,招贤纳士;
在军事上,支持于谦等人对军队进行改革,如组建团营(统一指挥,提高武将的地位)、施行“核丁法”(由兵部和督察院联合核查军队人数,防止吃空饷)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经济上,代宗注意减免赋税,减少宫廷开支,治理水患;
在文化艺术上,代宗更是组织编订了地理学巨作《寰宇通志》(可惜该书后来被复辟的明英宗销毁,理由是不想让代宗有“修志美誉”)。
此外,至今鼎鼎大名的“景泰蓝”也是代宗时期达到了成熟和巅峰。可以说,代宗短短八年的执政生涯,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英宗时期的弊政和颓势,使大明又重新焕发生机。
而明英宗的亲妈孙太后(就是那位在某些影视剧中被严重背离史实美化的孙若微)在废除代宗的诏书中称其为“不孝不悌不仁不义,臭名昭著,人神公愤”,英宗的宠臣李贤也称“景泰淫荡载度,臣民失望”。如此评价,则更是出于一己私利的泄愤偏颇之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