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石棺内部能进去吗,切尔诺贝利石棺什么时候完工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01 21:03:49

从4月3日起,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禁区的森林大火持续燃烧,一度离禁区内最危险的核废料储存地点仅2公里。所幸的是,一场降雨将禁区的大部分明火浇灭。专家认为,大火不太可能危及切尔诺贝利那座巨型“石棺”状拱顶混凝土掩体,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方圆30公里的城市被遗弃,居民被疏散,时间在这里也被按下了暂停键。

大火灭后,鼓起勇气,你也能到隔离区去一探究竟。

苏联式城镇

切尔诺贝利——乌克兰北部基辅州的小镇,其历史可追溯到1193年。在核事故发生前,也就是1986年,约有13000人居住。2017年,小镇常住人口为690人,基本都是一些不愿意离开隔离区的中老年人,也有少量年轻人。此外,还有约3000名废弃核电站的维护工人长期待在此地。这里看起来似乎与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区别,有医院、商店、警局、行政中心、体育馆等,甚至还有一个可以供游客居住的酒店。

这是进入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后,我们到达的第一座城镇。对于了解苏联时代的人来说,这里简直太让人熟悉了,满眼都是5层高的“赫鲁晓夫楼”(筒子楼)。小镇的中心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清理人纪念碑。消防员、辐射探测和清理人、医生,这些都是在事故之后不顾自己生命去战斗的人,他们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当我看到这座纪念碑,我才突然感觉我真的到了切尔诺贝利,看电视剧《切尔诺贝利》时的那种恐惧感再一次袭来。

过了切尔诺贝利小镇没多远,我们拐进了一条通往森林深处的小道,最后停在一栋破败的房屋面前。下车后,一只胖乎乎的狗出来迎接了我们,但是我们谁也没敢去逗它。房屋左侧有一扇生了锈的大门,上面挂着一块牌子:“禁止通行,此区域受保护”,用的是乌克兰语,显然是苏联解体之后才挂上去的。

我们的向导在门口办了手续,然后我们就从这个门进去了。一条年久失修的柏油路通向远处,路的两边杂草丛生,还看到了一棵结满果实的苹果树,非常喜人,但我们心里想的都是:“这是受辐射的毒苹果,不能碰。”

切尔诺贝利石棺内部能进去吗,切尔诺贝利石棺什么时候完工(1)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隔离区的废弃的剧院。新华社发

绝密军事措施

走了十多分钟,前面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钢铁怪物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当年苏联耗巨资修建的反导弹雷达——杜加-3雷达。由于其大功率的短波发送信号曾干扰全世界的短波频段,听起来就像是尖锐的敲击噪音,大约每秒钟重复10次,所以也被冠以“俄罗斯啄木鸟”的名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激烈对抗,大搞军备竞赛,两国都进行了多次导弹发射试验。为了维护本国的安全,两国都开始研发对导弹进行远程预警的设施设备。1972年,苏联斥巨资开始修建由巨型雷达组成的反弹道导弹远程警戒网络,杜加-3雷达由此诞生。

在苏联时期,杜加-3雷达属于绝密军事措施,受到非常严格的保护。为了保密,知情人也不把这里叫雷达站,而把它叫做切尔诺贝利-2。所有在雷达站工作的人都生活在附近,并且有军队驻扎,专门对这里进行保护。

从雷达到操控室需要绕过一条长满杂草的路,一路上我们发现很多被丢弃的金属框架。向导告诉我们,雷达废弃后,当地人把值钱的东西拿走了,金属框就扔在了这里。

绕过林子我们就到了雷达的“大脑”——操控室了。这是一栋三层的楼房,里面一片狼藉,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被搬走,只剩下一些空荡荡的架子。有些房间暗淡无光,像是走进了鬼片现场。

在三楼的一个房间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控制台,按键已经部分脱落,但是旁边工作日志上的字却还清晰可见。另一侧有一间教室,采光良好,红色标语引人注目。

从控制室出来,我们再往前开车十多分钟,就到了事故发生地——切尔诺贝利第4号核反应堆。

当年,为了阻止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核污染,苏联政府用混凝土做了一个石棺覆盖在反应堆上面。2008年,石棺开始倒塌,最多只剩下5年寿命,于是乌克兰政府开始筹钱修建新的掩体。新石棺2012年开始建设,耗资约15亿欧元,其中主要出资方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提供了7亿多欧元,另有数十个国际捐助方为这一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2016年11月底竣工后,新石棺覆盖到了原来的石棺外面。新石棺的预计使用期限是100年。

在第4号反应堆不远处,我们看到一处工地,这是未完成的第5号反应堆。第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的时候,第5号反应堆正在建设,事故后就永远停滞了,塔吊什么的也来不及撤走,远远看去像是现在还在建设似的。

“鬼城”普里皮亚季

在核电站开建前的1970年,这片区域就已经开始盖一些用来给工人和管理人员吃饭、住宿以及工作用的房子。一段时间之后,项目进展顺利,工人们发现这里工作也好,工资也高,于是开始慢慢把家人带到这里,也有一些在工作中认识的人在这里结婚、生子,人越聚越多。1972年,官方以居民点旁河流的名字给这座新城命名,也就是“普里皮亚季”。

之后,核电站的工人、专家、管理人员等也都在这里安家。事故发生前,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座人口约为5万的小城。普里皮亚季各项基础设施都十分完善,曾是苏联最具潜力的工业和现代化城市之一,如今却已被废弃,无人居住。

切尔诺贝利石棺内部能进去吗,切尔诺贝利石棺什么时候完工(2)

2019年11月12日,在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普里皮亚季城,一张集体合影被摆放在废弃的教室内。新华社发

一进入普里皮亚季,就会发现这个地方跟切尔诺贝利镇完全不一样。后者的房子都是低矮破旧的赫鲁晓夫楼,而这里可以说都是高楼大厦,非常现代。

我们的第一站是普里皮亚季咖啡厅。咖啡厅的招牌已然生锈,但是仍然能看出来ПРИПЯТЬ这几个字母是有精心设计过的,而不是简单采用的书写体。整个咖啡厅四面都是大玻璃,玻璃上的彩色花纹也还清晰可见。可以想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坐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咖啡厅,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

咖啡厅一侧摆着自动投币饮水机,上面还放着一个准备接水的杯子。咖啡厅的后侧是普里皮亚季河的客运码头,从这里可以坐船到基辅。当年的码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如今是一片死寂。

我们的第二站是普里皮亚季的医院,当年事故发生后,病人一开始都是被送往这里。由于受辐射污染的人过多,医院根本就收治不过来,部分病人被直升机运到莫斯科治疗。在医院门口,我们发现一块布,向导说这可能是当年消防员穿的衣服上的一块布料。我们拿盖革计数器去测,只听见盖革计数器的响声越来越快,数据疯狂飙升,最后达到452.9微西弗/小时。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没有影响,也就是我们靠近这块布14分钟所吸收的量。30多年过去了,医院这一区域的辐射还是很强。当年很多被辐射污染的医用物品,据说都丢弃在医院的地下室。

普里皮亚季最宽阔的街道是列宁大街,列宁大街的尽头就是列宁广场,是城市最中心的地方。广场的中央是列宁像(现在已经不在了),旁边围的是政府大楼、Polissya酒店、文化宫。当年事故发生后,从莫斯科过来的指挥人员就是在这座政府大楼办公,住在旁边的Polissya酒店。

文化宫旁边就是市民公园,这里有大家最熟悉的摩天轮以及碰碰车。值得一提的是,在事故发生前,公园还没有开始营业,所以摩天轮和碰碰车其实还没有用过,就已经被废弃了。如今,这里也成为多款网络游戏的热门场景。

在普里皮亚季除了这些公共设施之外,大部分还是居民楼。这里所有的居民楼都是高楼,9~16层不等,所有楼内都配备有电梯。每套公寓都有单独的卧室、厨房、卫生间、浴室,虽然现在看起来这是最基本的配置,但是在当年这算是比较奢侈的了。当然,如果不想自己做饭,在楼下也有食堂供大家使用。

从普里皮亚季出来,我们就开始往回走了。路上,我们与司机师傅闲聊。我问他:“你经常来这里,怕不怕被辐射影响?”他很淡定地说:“要是怕,30多年前我也就不会来这里做清理者了。”顿时,我们一车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