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终种姓制度结构图
大约在吠陀时期的晚期,出现了在四大种姓之外的第五类人——贱民。
贱民被视为不可接触者,他们最早是首陀罗中从事屠宰、制革、清扫等活动的人,这些活动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不洁净的人。
婆罗门顺势编出“玷污说”:“高种姓的人接触贱民就会被玷污,一定要避免接触;贱民不能住在村子里,不能在公共水井打水,不能在大街上走。”
后来,一些被征服的部落族人也成了贱民,甚至一些婆罗门、刹帝利因为在婚姻上问题严重,丧失种姓,于是也成了贱民。
在今天的印度,婆罗门种姓占全国人口的2%-3%,他们社会地位高而且多数人受过高等教育、精通英语和各种技术,他们往往担任中央和各邦政府的高级官员,是印度学术界和政界的佼佼者,例如印度独立以来历届印度总理几乎都出身于婆罗门种姓,印度的在野党领袖也基本是婆罗门种姓。但随着3500多年的变迁,种姓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婆罗门已不如过去那样裁决一切了;刹帝利大多从事农业,成为大农场主和富农;吠舍中有很多人成为小农场主并兼商人;首陀罗大多是佃农和手工业者;唯一不变的是贱民的地位。
今天的印度,大约有1亿贱民。贱民中35%为雇农、40%为佃农,其余为手工业者和以低贱的职业为生。90%的贱民是文盲,在社会上受到种种歧视,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贱民不准在公用的水井中打水、不准进入寺庙、不准坐公交车、不准上高速公路、不能进公立学校等等。
印度种姓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完整、最森严、最落后的一种等级制度。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但这种等级制度的本质特征始终没有改变。种姓制度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种族歧视、种姓偏见、种族压迫、种姓冲突等都是造成印度不稳定的潜在因素。种姓制度是阻碍印度发展和进步的最大的毒瘤。印度只有3亿人左右有法律地位,其他人甚至牲口不如。就这种所谓的“大国”,把自己的人民都不当做人,还指望跻身强国之林,担起大国责任,简直“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