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后人家谱图,曾国藩后人家族世系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02 10:20:00

自古以来中国的民间传统,族谱、家谱中一般只记载男子的姓名、简介等,女子只作为附庸者存在。

比如,一个家庭的家谱,父亲和儿子是连名带姓被记录在册的;母亲只有姓没有名,如“陈氏”“李氏”等。

女儿则依附在父亲名下,只被记录数量(如“女一”)和所嫁人家,直到她(们)出嫁以后,才会和自己母亲一样,有姓无名地出现在夫家家谱中,且不体现在世系图中。

这就是女子生长在父系社会的悲哀——无论在本姓家谱,还是夫家家谱,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名字。

曾国藩后人家谱图,曾国藩后人家族世系(1)

但是这一惯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被打破。比如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家族。曾家虽然可能不是最早将女子连名带姓记录进家谱的,但应该也是较早的。

这段历史我们要追溯回纷繁的民国时期。


1938年11月13日的长沙大火后,一对当地的姐弟避居香港,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他们又辗转逃回故里湖南湘乡荷叶塘富厚堂 (今属双峰)。

这对姐弟就是清朝名臣曾国藩的曾孙辈——曾约农和他的堂姐曾宝荪。

在家乡隐居的这段时间,曾约农被曾氏族人推举为《大界曾氏五修族谱》主修,开始“着手收集齿录、文艺”。

1946年,这本族谱修成付梓,共十九卷,首一卷,三省堂木刻活字本,为公认的湘乡曾氏家族历修族谱中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版本。

曾国藩后人家谱图,曾国藩后人家族世系(2)

这本《大界曾氏五修族谱》的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是设“祖训”目,传儒家之道。不同于一般家谱、族谱上的“族规”、“家训”,该族谱是设“祖训”,其主要包括了“宗圣遗训”和“文正公遗训”。前者“宗圣”即孔子弟子曾子,以孝著称;后者“文正公”即曾国藩致诸弟书及训子书。

二是在“典制”目内,收录了大量的契据之类的原始材料。后人得以据此减少各种族内纠纷,同时也可从中获得丰富的资料去研究农村经济史、社会史等。

三就是我们文章主要要讲的,即打破了私修家谱的惯例,准许女子入谱。

曾国藩后人家谱图,曾国藩后人家族世系(3)

清朝名臣曾国藩

作为湖南家谱中的名谱、名人之谱、名人主修之谱。它居然规定:女子可以入谱?这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岂不是大逆不道?

因此即使是有过留洋经历、思想先进的曾约农,也不得不看国内风气的“脸色”,对于这个条目有所保留。

他是这么写的——“女子不字,且经亲支公认,有承嗣权者,得照男丁例提行”。“不字”是什么意思?终身未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终身未嫁,且要经亲支公认的女子,才能入谱。

有意思的是,参与修订曾氏族谱的曾宝荪(为族谱撰写跋语),就是一个独身主义者。

她自小就受了很好的教育,且天资聪颖。值得一提的是,她在浙江冯氏高等女学校(英国圣公会所办)读书期间,加入了基督教。

曾国藩后人家谱图,曾国藩后人家族世系(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