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同志的出行事
人无完人,这是一条真理。
张居正同志也是如此,前面说过,比如好色啊,还有下面说的,好面子等等。
但我始终认为,相对于他的权力而言,这些都不足挂齿。身为宰相,只要你真的为天下苍生办事,你吃点、花点,享受点,那又算得了什么。
在这一点上,我特别瞧不起道光这个皇帝。
他为了标榜自己节俭,一件龙袍能穿八年。
八年还穿不破,怎么办,拿剪子挑破一个洞不就行了吗,我就是要让大臣们看看,我有多会过日子。
其实,他真的错了,他穿旧龙袍不但省不了钱,反倒费了好多银子。
因为太监把龙袍挑破,还得找天下第一的裁缝把它补好,要用最好的丝线,要用最好的布料。你说,你道光干点正事不好么。
扯远了,咱言归正传。
张居正出行的这顶大轿子,是他老爸去世后,他赴湖北奔丧时乘坐的,需要32个轿夫抬。
轿子内有卧室、会客厅和厕所。里面有两名服务员随时伺候。
随从的侍卫中,有戚继光同志统一安排的鸟铳手,就是在轿子前面清道、摆谱用的。
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武器。张居正的这顶轿子,可想而知,一有里外套间,二有随侍人员,三有厨房厕所,估计应该比现在17座的考斯特还要大,因此必须动用32个轿夫来抬,这恐怕不仅是中国,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轿了。
要知道,在古代,哪一级的官员,穿什么服装、服装上的图案、帽子,坐什么轿子等等,那都是有统一规定的。
32人抬的轿子,只有皇帝出行才能用。而且,平时还不能用这么多人,只有在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皇帝和皇后婚礼时,才能乘用。
张居正同志的这顶轿子显然是超标了。
从北京到湖北江陵,一千多里路的行程中,“五步一井,以清路尘,十步一庐,以备茶灶”。
为了使这顶巨无霸式的大轿畅行无阻,有的路要拓宽,有的桥要加固,可谓劳师动众,惊扰官民。
我看过熊绍政先生所著的历史小说《张居正》,我的理解,张居正同志之所以这么做,应该有一点赌气的心理在作怪。
古时候,官员死了父母,按规定是必须辞官回乡丁忧的,时间是三年。
但当时,改革刚推行不久,有太多的政务需要处理,皇帝又小,从大局利益考虑,从心里说,张居正是不想用三年的时间的。
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这事,李太后是支持他的,当然小皇帝也是支持的。
但是,君臣们坚决反对,认为不回乡丁忧,是大逆不孝,你张居正必须回去,守满三年的孝。
一边支持、一边反对,两面的势力对抗上了。
让张居正感到失望透顶的是,他最看好最支持的三个学生也纷纷上书,表示你张居正赶紧走人,还辱骂讽刺他,气得张首辅给学生跪下,就差自*了。
李太后和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严重的后果,就是对反对的人,扒了裤子打他们几十大板。
据统计,当时,打死打残有十几个人。
最后的结果是,放张居正三个月的假,回乡丁忧,三个月之后,必须回来。
张居正的心里苦,心里委屈啊。
但再苦、再委屈,也不能这么超标超配啊。
我在想,要是当时有电动车就好了,就可以不用这么超标了。
比如说,有一辆广汽丰田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的雷凌汽车,那就低调多了,也方便多了。
这款车以先于时代的惊喜感,带给乘车人更电动化、智能化的优选体验。
张居正同志,也许不是一个人们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但他绝对是一个好宰相,绝对是一个千古第一的好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