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居正为什么评价那么高,明朝那些事儿张居正人物评价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02 15:23:25

张居正之所以能超越王安石,主要是因为他的那句“吾非相,乃摄也。但不幸的是,十岁孩童总有长大的一天,那时的万历皇帝,便不会允许张摄政的存在。在他去世九个月后,万历帝朱翊钧便以谋反、叛逆、奸党三大罪,险些将他剖棺戮尸。自此,大明朝便失去了最后一位,有能力总揽全局的人物,明帝国再次陷入一片混乱。

对张居正为什么评价那么高,明朝那些事儿张居正人物评价(1)

张居正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和王安石不同,张居正从来没说自己要变法,他认为变法不过是几个新的名目,但实际操作的,却还是原来的那些人,所谓变法不过是一些人自作主张,试图打破利益分配的框架,所以法绝不可轻变,要变的是人。

就算不变祖宗之法,张居正照样也能收拾那些,占据了位置却无所作为的人,于是就有了考成法,一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六部和州道府县的官员,都得把每月要做的事情,记录在册设为三份,除了自己留一本,还要给监察部门一本,张居正一本,谁对不上账谁就下台。有了考成法的约束,明帝国这台老旧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甚至已经到了早上下达的命令,晚上就能传到各州府县。

但考成法也是有一定弊端的,比如遭遇天灾的农民,无粮可纳,有时候官员也只能网开一面,等到来年有钱以后再缴纳,可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贫民,很少家有余粮,就导致去年欠下的税负,今年也不可能补齐,当地官员有时候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了了之。

而自从考成法施行以后,下面的官吏们,就不可能会冒着丢掉乌纱帽的风险,再去通融这些平民,只能逼着他们,把往年欠下的税负都补齐,走投无路的平民,就只能卖掉田产,成为佃户。从而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程度。要是遇到一些,为了政绩而不择手段的官吏,那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考成法还是大大提高了朝廷的办事效率。有了这个基础,张居正就开始丈量土地了,早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可征税的土地,尚有850多万顷,可到了正德年间却已经不足400万顷了,而隆庆年间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到了,手上一亩田都没有的平民,居然要承担七八十亩田的税收,而豪宅田地广联阡陌的富人,却一边兼并土地一边逃避纳税。

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活不下去,只好啸聚山林成为盗匪,所以张居正必须要向富人征税,但当时田产最多的,就是明朝的那些士大夫们,让他们自己去征自己的税,难度可想而知,此前历朝历代,做过这种事情的人,基本都以失败告终,而张居正却有着十足的底气。

因为李太后是他的后盾,大太监冯保是他的死党,百官是他的棋子,大将戚继光、李成良是他的亲信,就连皇帝也成了他的傀儡,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大明帝国都被张居正一人,牢牢握在手中。

正因为有了绝对的权力,所以他才能顺利清丈土地,并剿灭所有的反对者,从万历五年起,明帝国开始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无论是封疆大吏,还是皇亲国戚,都必须要交税,就算你是朱家的王爷,若是胆敢反抗,张涉政也能把你贬为庶人、发配边疆。在这种绝对的权威下,到了万历九年,明帝国的在册土地数量,扩大到七百多万顷。

但是,这只是纳税的土地面积增加了,无地可种的平民依旧沦为佃户,当时的海瑞就曾提议说,最好是让那些大地主们,把土地分给流民,把社会资源重新分配,这样虽然阻力最大,但效果却是最好的。

可张居正却只把土地清查出来,别偷税*就行,虽然增加了朝廷收入,其实却是治标不治本,从长期来看,土地的实质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

但并不是张居正不想解决,而是根本无法解决,在我看来,如果按照海瑞的想法来办,估计张居正根本活不到寿终正寝。我们打个比方,假如你家很50套房,忽然有人让你无偿交出40套,分给那些没房的人,你会干吗?既然你能拥有这么多产业,那身份肯定不是一般,你必然会不惜任何代价,去把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拉下马。而与你在同一战线的,有成千上万人。是不是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这就是张居正为什么只敢改一半的原因。

在土地丈量完毕后,张居正就开始大力推行一条鞭法,在此之前,明朝的税收,都是老百姓有什么交什么,如果你是种菜的,那就用菜抵税,养鱼的就用鱼抵税。但这也造成了很多不便,万一有些办事效率不高的官员,让你把送来的鱼和菜都放在衙门,没过两天坏了,那你就得重新回去拉鱼送菜。

所谓一条鞭法,就是把所有的税收项目,都换成白银,当年明月曾说,这个看上去极为简单的命令,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因为从此以后,不管是田赋、徭役,还是人头税,都有了统一的规定,不再任由官员忽悠。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收费的名目越是复杂,上下其手的机会就越多,化繁为简反而可以根除弊病。但一条鞭法并非是张居正首创,在嘉靖十年的时候,内阁首辅张璁,以及桂萼就曾在个别地方做过试验,一直到张居正时期,才得以推广到全国。

有人说一条鞭法也只是改了一半,最好的做法是摊丁入亩,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还包含了许多辅政,其中就有摊丁入亩,但可惜的是,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的诸多改革几乎是人亡政息。

像摊丁入亩这样阻力极大的新政,又怎么可能得以保留?直到后来的清朝承袭明制,雍正才开始了这项举措。恐怕也只有满清这种,不依赖仕申集团的政权,才能得以落实。所以才会带来人口爆发式的增长,但其实在明末清初时,华夏人口很可能就已经达到了一亿多,而不是在清朝就突然爆发的。

但客观来说,一条鞭法也是有一些弊端的,因为一到了交税的时候,农民们就得把粮食拿到市场上换钱,可问题是这时候大家都在卖粮食,就会供大于求,从而造成一定的粮价下跌,可为了交税,农民就算吃亏也得卖。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等于是真正让白银,成为明帝国的合法货币,造成了银本位的局面,但问题是大明朝每年能产出的银子,也只有二十万两,这就不得不依靠海外贸易,吸纳国外的白银持续流入,才能保证一个帝国的运转,可到了崇祯时期,明朝的三条海外贸易线都相继断掉,从而导致银荒,最后把崇祯活活穷死。

但我认为这件事情,还真不能怪到张居正头上,因为早在正统年间,朱祁镇就曾下令,让江南地区,把每年四百万石粮食的贡献,换成一百万两白银,这就等于是承认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到了嘉靖一朝,明帝国更是完全放开了金银交易禁令,白银成了真正的合法货币。

在大明王朝1566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嘉靖和他的大臣们,每次开会都为银子发愁,包括水浒传这本书,于嘉靖末年写就,书中对于交易的描写,基本都是以白银为主,铜钱出现的概率极为罕见。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彼时的明帝国,用白银为货币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所以造成明帝国银本位局面的锅,还真甩不到张居正头上,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一条鞭法又影响了货币的运行,这恐怕也是当时的张居正所没有料到的。我们回看他的一生,会发现世间难有两全法。

隆庆年间,明帝国太仓几乎年年亏空两三百万两,到了万历十年张居正死的时候,太仓的白银库存,已高达四百万两,粮食可供此后数年之用,后来的万历三大征之所以能够胜利,也都得益于张居正留下的家底。

可说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如此成绩,但身后评价却依然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旷古奇才、救时宰相,也有人说他擅权专政、作威作福,直到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定论。

同时代的海瑞说他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然而张居在权利巅峰时,就已经料到自己或许难以善终,他曾在一封书信中如此写道:世事变迁,他日高台可平、诏令可毁,我怕是连一寸葬身之地尚不可得,奈何国事维艰,就让我做霍光、宇文护吧!

很不幸,一语成谶。

三十六年前,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进士,走进了明帝国的心脏,三十六年中,夏言、严嵩、徐阶、高拱一个个首辅,接连在他身边倒下;三十六年后,少年已逝,上柱国、张文忠回到故乡!

六十年后,张居正的儿子张允修,已年逾八十高龄,起义军首领张献忠,逼迫他出山做官,张允修悬梁自尽,张氏家族的血脉,伴着大明帝国一同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大明帝国,再无张居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