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他要把大明帝王的意志,传承到朱允炆的手里。
当然,在送朱允炆登上皇位之前,朱元璋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他担心年幼的朱允炆管理不了那些曾经跟随自己打拼天下的公卿重臣,于是他开启了屠*模式,大肆屠戮功臣。
他又担心天下初定,怕再有*乱,于是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处做了藩王,让他们以屏障之势,拱卫皇权。并且特别说明,如果以后朝中有奸佞之臣,藩王可以带兵进京帮助皇帝“清君侧”。
心思缜密的朱元璋实施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目的只是为了未来让朱允炆顺利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第二任主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朱元璋无疑是自私的。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和朱标)
他溺爱着他的长子朱标,在朱标去世后,他又把这份溺爱转移到了朱允炆的身上。
也许他早就明白朱允炆年轻稚嫩,根本无力承担大明王朝这艘国家巨轮的运转,但他还是固执地把明王朝交给了朱允炆。
究其原因,也许还是朱元璋对朱标的死,终究是意难平吧。
公元1398年6月24日,一代传奇帝王朱元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撒手人寰。
同年,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皇帝生涯,那年,他年仅21岁。
年轻的新皇朱允炆登基了。
他很年轻,仍然有一股常年被儒家教育熏陶出来的书生气息。
他温文尔雅,和善仁慈,虽然没有丝毫的政治基础和治国经验,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一展自己的雄心壮志。
因为它是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有自信,而且他充满希望。
新的皇帝登基,自然要组建新的人事班底,于是朱允炆把少年时教自己读书明理的三位师傅当成了心腹重臣,这三位师傅分别是翰林学士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翰林侍讲方孝孺。
这三位老大爷岁数加起来,恐怕将近三百岁,他们都是那个时代里刻板守旧的儒家学派中的思想代表和集大成者,他们告诉朱允炆,不用担心,大爷们带你飞。
(方孝孺)
在三位大爷的引导下,朱允炆施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并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政策和改革的成果也许并不尽如人意,但皇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明江山的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初心却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朱允炆是个正直,善良的人,他尚儒义,打算做一个明君和仁君。
如果仅此而已,那么也许朱允炆会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一个口碑不错的帝王,留下一段传世的佳话。
但在长年累月的儒家文化学习和三位当时大儒无时不刻的悉心教导之下,朱允炆渐渐变成了一个书呆子。
这位年轻的皇帝心肠很好,想法很多,但却仅限于纸上谈兵,他绝大部分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儒学仁慈,但在当时,却并不适合治理国家。
但唯有一件事,朱允炆做得很对 ,那就是削藩。
朱允炆虽然善良,但他不是傻子。
全国各地拥兵自重的藩王太多了,他们一来皇室亲贵,二来是自己的叔叔,朱允炆很担心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于是他开始了漫漫的削藩之路。
虽然这些藩王是朱允炆的叔叔,但本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因为作为皇帝来说,削藩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无非是用一些千奇百怪的理由栽赃陷害,把这些藩王定罪,瓦解他们的势力。
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纷纷被朱允炆一顿拳打脚踢,死得死伤的伤,纷纷落得一个惨淡收场的结局。
(周王朱橚)
这些藩王叔叔们其实未必有什么大的过错,但为了朱允炆集团的利益,为了让年轻的皇帝高枕无忧,永绝后患,他们只能被迫牺牲。
削藩很迅速,也很有成效,但是很快就碰到了阻力。
这个阻力就是在北京就藩的燕王朱棣。
如果说之前的藩王都是嗷嗷待宰的羔羊,那么燕王朱棣就是一头绝不屈服的猛虎。
削藩削到朱棣的时候,朱棣反了。
他反得也很干净利索,因为很多年前他就因为得不到朱元璋的重视而憋着一肚子气,朱允炆登基之后,他更加不服气。
朱棣太不服了,我堂堂燕王,雄才大略,你朱允炆不过是个乳臭未*小屁孩,你还敢削我?
之后的故事就简单多了。
朱棣从北京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轰轰烈烈的叔侄抢皇位大战开始了。
变故横生,这一切根本不是朱允炆能应付得了的。
他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泡在儒学文化的知识海洋,那是学子们的圣地,但对皇帝来说,却是蜜糖瓦罐。
战争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