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朝张养浩的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成为千古绝唱。4月4日上午,近百位张养浩后裔齐聚济南市天桥区柳云社区张养浩公墓文忠园谒祖省亲。在祭拜仪式上,记者了解到,张养浩纪念馆主体完工,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下半年建设完成。张养浩第23代孙张宗举表示,“张公不仅是文学家,还是政治家,希望纪念馆落成后能让更多人对其有更全面的了解,这也十分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
近百位后人自发前来谒祖省亲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对于张养浩后人来说,这天是宗族里的大日子。4月4日一大早,天桥区柳云社区张养浩墓-文忠园内就人头攒动,摆贡品、整理花篮,布置现场,不少宗族里的年轻人自发前来做仪式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今天的谒祖省亲仪式,68岁的族长张宗伦告诉记者,“半个月前就召开了预备会讨论仪式议程。”
上午9点45分,仪式正式开始。近百位济南张养浩后代族人戴上黄色佩巾,绕园一周缅怀先祖,随后族人相继鞠躬献花。来自济南市天桥区云锦中学的16位同学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也来到文忠园献花祭拜,并在现场齐声朗诵了张养浩的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伴随着礼乐,现场格外庄重肃穆。
八年级的张同学是“广”字辈后人,今年是第一次和父亲一起来参加祭祀仪式。“在课文里学到《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就以自己是张公的后裔而自豪,今天在现场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很受震撼。”
“潼关怀古,千古绝唱,廉洁自律,清明流芳,鞠躬尽瘁,心寄众康......”这是族长张宗伦诵读的部分祭文。张宗伦告诉记者,作为宗族里的大家长,始终以发扬张公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为己任。“我们族人世代以自己是张养浩公的后人为荣,而且凝聚力特别强,每年以祭拜为契机,大家聚到一起,不仅是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更是要传承他的勤政为民的精神。”
张养浩后裔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
现在的柳云社区的居民多数都是张养浩的后人,张养浩墓是大家共同的祖墓,也是大家对于家族、传统和文化的一个传承象征。张宗伦告诉记者,“听家里长辈说,从20世纪70年代之前,家族里就有每年祭拜的惯例。20世纪80年代末,墓园进行过三次大规模改造。直到1992年6月,张养浩墓被山东省政府公布并立碑,列为山东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延续至今。”
据张养浩第23代孙张宗举回忆,南北方同宗后人开始密切往来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2013年夏天,一位南方的族人来济南出差时发现了张养浩墓,几经辗转联系到了我。自此,我才知道原来在南方还有这么多同宗后人。”张宗举介绍,张养浩的两个儿子南下从官,经过700多年发展,宗族人丁十分兴旺。
“为了将先祖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每年也会帮助协调组织前来拜谒省亲的族人。”张宗伦回忆,大概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会有来自广东、广西、福建等20多个省份的张氏后裔来到柳云寻根问祖。据悉,去年的张氏宗亲祭祖大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张养浩后裔代表,自发来到张养浩公墓文忠园谒祖省亲。七百余年,后裔栖守故园,千里拜谒,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先辈留下的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与南方宗亲相约张养浩纪念馆建成时
2023年5月25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张养浩纪念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批前公示,历时10个多月,张养浩纪念馆地上仿古建筑群已见雏形。“先祖张养浩纪念馆的位置在云锦湖西南侧北段。目前,纪念馆主体建设已完成,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下半年建设完成。”在祭拜仪式上,柳云社区居委会两委成员张德超介绍了张养浩纪念馆建设的最新情况。
张养浩纪念馆
据了解,张养浩纪念馆规划用地建设面积221517平方米,主要为地上1—2层的仿古建筑,包括展厅、附属办公建筑、大门、门廊和内庭院等建设。纪念馆主入口正朝东,门前广场预留亲水空间。
据张养浩第23代孙张宗举介绍,往年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族人都会来此谒祖省亲。“今年祭拜大典主要是我们济南本地的宗亲过来祭奠。了解到下半年张养浩纪念馆即将建成,全国各地的同族宗亲都十分期待。届时,各地族人会齐聚于此,缅怀先祖。”
张养浩公生于济南、葬于济南,为济南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在元朝做官的张养浩,既是千古好官,也是治世能臣,在中国历史上树立起廉洁自律、爱民勤政、以身作则的浩然正气,对济南这座城市影响颇深。张宗举表示,“希望张养浩纪念馆建成后,能够成为济南文化新坐标,将张公经世济民、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情怀传承下来。”
延伸阅读>>
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是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后朝廷七聘六辞,因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同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记者:曲珈熠 摄影:王锋 校对:刘恬 编辑:刘梅梅